云城失踪调查中心自打挂牌以来,工作很有建树,短短时间处理过的案件就能够摞起来齐到桌沿。
黎尚和贺临将工作重点分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寻找即时的失踪者,一个是处理多年间的旧案和陈案。
前者讲究即时性,主要是一个“快”字,后者则是需要更多的侦查,需要足够的细致和充分的耐心。
对于意外失踪,搜寻最关键的是前期。
失踪以后的24小时是失踪者最容易生还的时间段,气味和足迹都在,线索也多。失踪以后的48小时,也被称为黄金搜索期,寻找生还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到了72小时,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线索会一一消失。在三天之后,基本上找到失踪者的希望就会越来越渺茫。
所以,警方如何能够在失踪案件发生时快速高效地启动是至关重要的。柒凌旧似陆山起3灵
黎尚为此做了整套的应急预案,非常的详细完备,事无巨细。
失踪者家属需要怎么安抚和指导,怎么从目击人员那里进行信息搜集,如何进行警用力量的调度,无人机去哪里申领,警犬该由谁带到现场,还有网络力量的借用以及志愿者的联络和沟通。
黎尚把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都整理了出来,发生了情况可以对号入座。
他花了不少的心思,光是针对失踪家属的调查方案就足足有十几页,“最后见面时穿了什么,带了什么?”“最近情绪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接触过什么人或者是机构?”所有问题都列得清清楚楚。
后面还附了指导家属进行搜救自救的“十人四追法”,方便亲人们自行进行寻找。
警方的预案更是一个流程能够调度所有有效警力。所有参与人员都可以在失踪调查中心的网络平台上了解到最新的进展,不会在沟通上磨时间,平台还有专用软件,能够辅助警员根据地形地势和交通工具估算出随着时间推移的搜索范围。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黎尚也考虑得非常周到。
他总结了过去的百余份失踪案件,特别列出了一些“盲区”和里面的“坑”。
比如有经济纠纷的远房亲戚不可忽视,失踪者是否有心理问题,还有需要特别留意失踪地点附近的水域……
把这套系统理顺之后,就等案子进来。
毕竟再好的理论也需要实际操练,才能够不断完善。
失踪调查中心的办公环境不错,这里场地富裕,采光很好,贺临的独立办公室就在黎尚办公室的隔壁。
但是午休时间,贺临经常是自己的办公室不待,就喜欢往黎尚的办公室里跑,蜷在角落的一个小桌角处敲着电脑处理流程。
黎尚知道,贺临这是来盯他来了,可这事情也怨不得贺临。
非要怨点什么,就只能怨那中药太难喝了。
黎尚不怕吃苦,但是有的苦,他也是实在不想吃。
最近黎尚的气色又好了一点,但是身体上的事需要慢慢将养,急不来。
为此宋医生又给他介绍了一位老中医。
贺临带着黎尚去看的医生,那老头给他一搭脉就开始唉声叹气,仿佛直接用眼神给他照了个核磁:“年轻人,你可不能把身体不当回事。”
最后老头给他开了一堆中药,叮嘱一周调回方子,先吃一个月试试。
对于黎尚的身体,贺临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他觉得代煎的中药效果不好,专门买了熬中药的电子药壶,天天定时定点地给黎尚熬药,然后晾到不烫嘴以后再拿给黎尚喝。弄得家里都是一股子中药的苦香。
黎尚吃得不情不愿,但是吃了一幅药以后,身体确实有一些起色,他的精神和食欲都好了很多。只是稍微见好以后,黎尚就开始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吃药的时候越来越不积极。
贺临开始是哄着他,后来没辙就开始押着他喝。
早晚的还好说,贺临盯着他一口闷下去,到了中午那次,不能和午饭隔着太近,贺临每次热好了给他拿过去,黎尚就从文件里抬头看一眼道:“放那边吧。”
贺临顾及是在单位不好说他什么。
好几次贺临那边忙完了,想起来这事再去看,药早就凉透了,贺临只能给他拿去再温。
还有一次更过分,一直拖到了下班,那碗药根本一点没动。
黎尚还一脸无辜:“忙忘了。”
贺临冷笑:“就你那记性,能忘事倒是挺新鲜。”
打那以后,贺临就开始中午往黎尚的办公室里跑,陪他办会工,等药晾得差不多了,把百叶窗帘一拉,非得看着他把药喝完,给他嘴里塞上一块糖,最后再亲上一口才肯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这天两人早上刚来上班,孙诚就接到了云城市局打过来的电话,简单汇总过信息,直接在领导办公室的门口叫住了他们。
“黎指,贺队,出事了!”
黎尚接过了孙诚递过来的案卷,皱眉翻看。
一侧的贺临简单看过,直接喊道:“所有人集合,大会议室开会。”
这次案件的确非常特殊,失踪者不是一人,而是六人,属于集体失踪案。
而且这些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在云城锦绣养老院里住宿的六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