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一次也没见黎尚吃他给的糖,越是这样,贺临就越想要给他,想要看他吃。
这就像是一种挑战,贺临对此乐此不疲。
他想看看给到什么的时候,黎尚能开始打开包装直接吃。
每一次给他不同的糖,更贵的糖,然后就看到他一次一次石沉大海般地塞到口袋里。
看来,巧克力饼干也不爱吃……
贺临略微遗憾。
一旁的程笑衣无意之中看到了这一幕,马上回过头去,心里腹诽,这两个人,给个零食都弄得像是特务接头。自己含在嘴里的糖也有点不是味了,总觉得自己像是因为贺临想给黎尚糖而顺手也发给她一块的NPC。
不过看着觉得太甜含了一会就吐掉的老吴和鼓着嘴巴吃糖的方觉,程笑衣很快就释然了,反正这样的NPC不止她一个,无所谓。
。
贺临清除了脑内的杂念,在电脑前微微俯下身,开始和黎尚对着工作进度。
贺临小声问:“还差多少?”
黎尚给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还没处理完的任务列表。
贺临又问:“大概多长时间能够全部完成?”
黎尚没说话,而是在键盘上快速打字,随后把屏幕给他看:“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天就能差不多了。”
现在调档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从之前的一天二十几封邮件又降到了每天五封左右。
这个消息让贺临心中一喜,这比他估算的完成期要早了不少,看来众人都能提前解脱。
贺临问:“你觉得这个案子怎么处理?先等等还是……”
他最怕的就是在集中调档期遇到新的案子,那样如果精力不够,两边的工作就会应接不暇。黎尚作为团队的主力,他自然要先征求他的意见。
黎尚略一思索,目光凝在进度表上,十指交叉片刻,下了决断。他在键盘上打字道:“分组吧,我调整一下进度,调档同期进行,我们先查案子。”随后他又叮嘱,“前期分析会叫上老吴。”
吴韵声的经验比较丰富,他有一种老刑警的敏锐,能够弥补他和贺临的不足。
方觉是老吴带着的,程笑衣基本是完成派发的调查任务,这两个人可以后续加入。
“好,听你的。”贺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随后,他又回身分配任务,“方觉和小程先继续手头的工作,黎尚和老吴把工作放一放,等下家属和负责的分局队长过来,我们先把案子过一遍。”
三人一起走到了会议室。
黎尚打开了牛皮纸封,大部分的失踪案案卷都不会太厚,通常会在十页以内,可今天的这一份却格外的多,里面足足有一百多页的资料。
黎尚快速浏览了一下卷宗:“失踪者是个记者,档案里汇总了他以前发布过的所有文字新闻,所以内容比较多。”他说到这里开始介绍,“失踪者于景辉,男性,失踪年龄28岁,失踪时间三年。”
贺临的目光落在一张于景辉的照片上,他十分年轻,是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看上去就意气风发的,让人很难把他与失踪多年这种不幸的事情联系起来。
吴韵声的眉头微皱,轻叹了一声,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道:“记者这个职业啊……那这个案子的结果恐怕是凶多吉少。”
失踪调查科这些年处理了这么多失踪案件,一般案卷宗拿到手里,警员们会对结局有个基本的判断。
提到了记者这个职业,往往最先想到的失踪原因就是杀人灭口。再加上于景辉已经失踪了三年这么长的时间,被害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贺临神情严肃道:“说到高明的杀人方式,我一直认为有三种,第一种是将杀人伪装成意外死亡的谋杀,做得天衣无缝,让任何人都看不出来其中的蹊跷;第二种是彻底毁尸灭迹,变为失踪悬案,毕竟没有尸体就很难立案,侦破起来难上加难。”
黎尚在一旁侧头问他:“第三种呢?”
贺临道:“借刀杀人,特别是互联网流行以后,手不沾血就能逼疯逼死一个人。”
黎尚哦了一声,翻开了笔记本。
贺临皱眉:“你不会是又要记吧?我随口胡说的。”
黎尚低头写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说不定将来遇到疑难案子翻一翻就有思路了。”
贺临差点被这句话噎住。
吴韵声连忙在一旁岔开话题:“这个案子,资料应该全吧?”
黎尚给他们简单转述了一下案卷上的信息。
于景辉在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当地的报社工作,那时候正值自媒体蓬勃发展,传统纸媒逐渐没落。
这家报社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也做起了自己的公众号和新闻APP,于景辉就是公众号的负责编辑。
他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主要是以吸引流量为目的,其中最热门的是公众号上的一个频道,里面专门刊发本地的独家新闻,什么玉石市场以假乱真的黑幕,还有丈夫出轨,妻子旅馆抓小三,被拐儿子长大后千里寻亲等等充满戏剧性的社会新闻,有时候还会跟踪报道。
这种新闻非常符合大爷大妈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获得了很多关注。
于景辉很快就把公众号做了起来,关注人数突破百万。他也随之升职加薪,买了房买了车,手下还有了两名刚毕业的小记者,和他一起撰稿。
于景辉失踪的具体时间是在三年前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