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墨倒是表现的很镇定。景睿对景墨的镇定嗤之以鼻,他就不信景墨心里不着急。反正他是着急的。一个龙凤胎的皇子,可比一个太子的威胁大多了。对于龙凤胎的传说谁不知道?这样的传言哪怕是假的,他也不敢冒这个险,况且看眼下皇帝对这个失而复得的龙凤子,可是喜欢得不得了,就由不得他不谨慎了。“儿臣恭喜父皇,皇弟这些年吃了不少苦,现在终于回来和父皇相认,一定是列祖列宗保佑,才让皇弟能平安归来,这可是喜事一桩。”“依儿臣愚见,为了让皇弟尽快适应皇子的身份,父皇也应该举办一场宴会,让大家都见一见皇弟,也能告知天下,父皇的疼爱之心。”景墨在众御史中,郝然与众不同。说的话也是和御史说的相悖,不过,皇帝却是喜欢听。果然。龙椅上的皇帝听到这话,刚刚还怒不可遏的神色,瞬间变得柔和了起来,甚至还带了些许的笑意。“还是太子深得朕心。”众人默。他们怎么就不得皇帝的心意了?他们还不是为了皇帝着想?难道年氏的教训还不够吗?皇帝非要一意孤行,到时候可就怪不得他们没有劝阻了。众大臣对于越来越孤傲和固执的皇帝,已经找不到任何语言来形容了,反正他们已经尽到了为人臣子的本分。“既然这样,那就五日之后,给惵王举行归宗礼。”皇帝一锤定音。‘归宗礼’,顾名思义:认祖归宗,皇帝为了这个惵王还真是煞费了苦心啊。“臣等遵旨。”众人行礼。“此事就交给礼部。”皇帝下令。礼部尚书何大人免不了站出来,朝皇帝拱了拱手,“臣,领旨。”朝堂上的事情结束了,可不代表龙凤的事情就结束了。因为皇帝的旨意,整个尧舜国都知道了皇帝生有龙凤胎,且这失踪了多年的龙凤子找回来了,这怎么能不是一件值得他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呢?比如,现在的不醉楼中。“诶,你听说了吗?”“什么?”“皇帝龙凤子的事情啊?”“哦你说这个事情啊,这么大的事情,我当然知道了。”挨着门的一桌客人侃侃而谈。“我们的皇上啊,还真是喜爱这个龙凤子的皇子呢,才刚刚找回来,就给封了王,还给了封地呢。”“是啊,我听说啊,今日的早朝,御史们想要劝一劝皇上谨慎一些。可是我们的皇帝不听啊,一意孤行,根本不听劝阻。”“可不是,我七姨的侄女娘家的闺女,可是在宫里当差的,听说以前的年嫔后来的年贵妃,就是因为给皇帝带了绿帽子,还生下了怜王,事情暴露之后,这年氏就被皇帝给”说这话的用手在脖子处横着比了比,继续说道。“知道为什么邓家说没就没了吗?”挨着楼梯的一桌子人,肆无忌惮的讨论着。世人皆爱八卦,听到这话,都从自己的那桌凑到了楼梯口的这桌子来。“怎么回事?”“你知道什么内幕吗?”“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啊,说说看,邓家怎么说也是一品大员的家,上有尚书,下有侍郎,怎么会说被抄家就被拆家了呢?”“可不是,我听说啊,连出嫁了的女子也没有放过呢。”众人七嘴八舌,围着刚刚问话的那人。那人身着一身灰色衣衫,面容姣好,头上束起来的发就插了一根玉簪,可通身的气派让人不敢小觑。毕竟,谁都知道能来这不醉楼的,岂是什么寻常人家?灰衣男子神秘兮兮的对大家说道,脸上一脸得意,他可是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自然格外的有底气,“这邓家的邓侍郎啊,那可是叫一个胆大包天,宁做牡丹花下鬼,不惜拉上整个邓家给他陪葬呢。”“什么牡丹花?什么陪葬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啊,也不说请楚。”“对,快快快,说说看,急死个人了。”灰衣男子慢条斯理的喝了一杯手中酒杯的烧酒,‘诶’~了说一声说,一脸的满足,才继续说道,“这年氏啊,当初有个姘头,这个姘头就是邓家的这个侍郎。”“连皇上的绿帽子都敢给皇上带上,你说说看,这邓侍郎是不是胆大包天?”“听说啊,这之前皇上封的怜王,就是邓侍郎的儿子呢!事情暴露了,我们的皇上啊这才然让人将邓家给抄了,邓侍郎斩首,邓家人流放,连出嫁女都没有放过。”灰衣男子不在意众人的唏嘘声。继续说道,“之前我们皇上对怜王的疼爱,就连我们这些老百姓都知道的,一满月封王,还因为怜王,皇上给年氏直接封了贵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