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 > 第449章 规矩(第1页)

第449章 规矩(第1页)

翌日清晨,宁芝到的时候,谢缈正带着孩子们用早膳。她头上还带着秋日清晨的露水。不知道从哪里过来的。

“宁姨。”陆长宁见过宁芝,起身行礼。

“姨。”陆长安似模似样地学着姐姐喊了一声,他现在坐的椅子不好下来,但是他仍做了个揖。

“欸!好孩子,宁姨这回来不好带别的,就带了点儿银子,拿着别嫌弃。”宁芝看到两个奶包子,应得欢喜极了。

还从身上掏出两个大红封递给孩子们,她这辈子只有宁应这一个孩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生了。

以后家大业大的,没孩子继承可怎么好。秦大夫在淮安府给她调理过,效果不尽人意。

这次来京城也是想让白老再看看,秦大夫医术好,但是对妇人生孩子这块还是不怎么擅长的。

看她身体也强健,气血足得很,也不懂她能不能怀上孩子。

孩子们谢过宁芝,又大大方方接过红封。母亲说,亲近之人,可以礼尚往来。

“吃过了没?一起吃点儿。”谢缈实在看不得她那副姨母笑,像是要把她俩孩子偷走似的。

“一起吃点儿,你这早膳倒是接地气。富贵人家吃的的燕窝粥,你有,寻常百姓家里吃得清粥小菜窝窝头,你这桌上也有。”

宁芝坐下来,视线从孩子们身上转到桌上,满满一桌种类倒是全乎。

“白老说,人的身体有记忆,什么都得吃点儿,以后才能什么都能吃。才能在各种条件下生存,不至于把自己吃死。”

太精致的东西,吃惯了,万一哪天落难了,也许身体会比精神先死亡。

谢缈问过赵如意,他们那里是不是也这样,赵如意说,时不时弄点粗粮来吃吃,也是有的。甚至有人离乡背井,还要带点儿家乡的土在身上,防止水土不服。

从那以后,谢缈的餐桌上,吃食品种便丰富了许多。陆轩和孩子们本就随她安排,给什么吃什么,从来没挑剔过。

“母亲,宁姨,我们吃好了,长宁先带弟弟去做功课。”长宁看弟弟吃完,便三两口吃完了自己碗里的早膳,行礼告退。

“去吧。”

待孩子都离开了,春茗也带着人退到门外守着。

“你的孩子,你的人倒是极其守规矩,有眼色。”宁芝忙活了一晚上,确实饿了,一边吃,一边抽空说话。

她不爱喝燕窝粥,清粥小菜,肉包子,更合她的胃口。她从前长得秀美,如今美艳之余,又带着些英气,也不知道她怎么就把自己给修炼成了这样。

谢缈听她夸自己的人有规矩,不知道是不是该配合她笑一笑。

“守规矩难道不是我们这样世家子弟该有的品质,我们都得这样,我们的手下肯定也得这样。不值当你这么夸。”

宁芝出身普通,又在匪窝里待过很多年,后来打交道的大多数也是草莽,很少守礼仪规矩。在外面她也装一装,但是对内并没有那么多规矩。他们大多数时候讲得是义气。

从前她以为谢缈也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子,应该不受规矩约束,一起做过一些事情,谢缈给她的感觉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待属下和随从,也很亲和。

但是事实上,回了京城,她去睿王府,再进陆府,她没感觉有什么不同,都是极其有规矩。

她以后也是要封侯拜相的,成了大户人家,有些事情也该考虑了。

所以她是真心请教谢缈,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个性跟守规矩不矛盾。律法治国,家法治家,订好了规矩,大家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那庄子是不是太没规矩了些?”宁芝迟疑了下,她其实不管是庄子,还是生意都经营得不错。没规矩,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显得路子没那么正。

“宁芝,你有你的规矩,只是不像我们这些家族有一套惯用的规矩罢了。你对你的人也是奖罚分明的。

当然你也可以明确一些章程,一步一步,让他们遵守你的章程。”

“我回去会好好想一想的,我的婚事,你知道了吗?”宁芝突然想到今日的来意,便开了口,第二次嫁人了,也没什么好害羞的。

“昨夜看到密信了,你怎么跟漕帮的老大的勾搭上的?他少说也得四十了吧,你瞧得上他?”谢缈对漕帮了解不多,当时要造船,听别人提过几嘴。是个人物,帮工出身,有些脑子,得到了漕运总督胡渭清的赏识。

有了胡总督的帮衬,他很快就在漕帮站稳了脚跟,慢慢拼出了现在的地位。他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现在不年轻了。

宁芝撇撇嘴,这事情说来也是有点联姻的意思。

她的宁氏镖局,越做越大,路上的镖都快被她承包了。原本与槽帮各做各的生意,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他们宁氏镖局这条陆路,后来还是犯了槽帮的水路。

有些走惯了水运的商户,官眷,也开始用宁氏镖局,押货送人。因为宁氏镖局,便宜又好用,尤其是送人不赶时间的时候,走陆路不晕船。

开始小打小闹,两边的都没在意,后来宁氏镖局截了漕帮几票大的。漕帮的人,就觉得他们不守规矩了。

都是道上混的,对方先礼后兵,给他们提了醒了。但是宁芝也好,鲁山他们也好,做镖局一是赚钱,而是练兵,凭本事接单,才不管对方是礼还是兵呢。

双方也火拼几回,各有伤亡,漕帮岸上跟他们打,总的来说,吃得亏大些。

跟他们漕帮内部自个儿火并不一样,他们吞并不了宁氏镖局,只是稍微打击一下,还没怎么成。

这事情是漕帮的四爷牵头的,他年轻气盛,这口气咽不下去,求到了大哥程理头上。他原先没成事儿的时候,叫程大,后来这名儿是漕运总督给起的。

说他现在做老大了,不能动不动就拿刀砍人,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程理比程德好听些,便叫程理。

程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楚了以后,给郑四上了一顿鞭子,又叫人备了厚礼,送上拜帖去宁氏镖局。

喜欢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请大家收藏:dududu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