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何裕柱转而关注其他事务,安排程建军负责后续工作,自己则专注研究第二版电风扇的设计图纸。
距离成品完成应该不远了。
稍作思考后,他与厂长告别,前往二车间。
凭借第一版的成功经验,老工人们已积累丰富心得。
见到何裕柱到来,几位高级技工热情迎接:“何工,您来了。”
“我们正准备去告诉您呢,您要求的第二版电风扇今天刚刚组装完成。”
工人们拿出了一台比初版体积更小巧的新电风扇。
与第一版相比,这台电风扇的外观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这个注重实用的时代,这样的设计无论是男女老少,第一眼都会被吸引,若非特意说明,大家甚至会误以为这是进口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何裕柱设计的电风扇绝不仅仅是外表好看。
除了颜值,叶片从四片改为三片,用料和成本更低,但因加入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及机械结构优化,风力比初版提高了三成,而耗电量……
何裕柱将电风扇的电源插入车间插座,并连接上功率表。
随着叶片转动,凉爽的微风让工人们感到舒适。
他则专注地盯着功率表。
功率显示为瓦。
看到这个数字,何裕柱嘴角露出满意笑容。
果然,这台电风扇的耗电量比初版减少了整整一半!
初版电风扇的耗电量是o瓦,在那个时代已属较低水平,但何裕柱仍不满意。
经过改良后,他设定的目标终于达成——仅需瓦。
这一数据意义重大,因为他在设计时不仅希望为妻子添置一台家用电器,更怀揣着一份责任感。
那时普通家庭并不富裕,如果电风扇耗电过高,普通人很难负担。
所以他决心打造一款价格亲民又节能的产品。"何工,您真厉害,之前说要把耗电量控制在o瓦以下,我们都觉得难以实现。”
“没错,像百货公司或供销社卖的进口风扇,耗电量远我们的产品。”
"还不止呢,那风扇转起来,没咱们这个凉快!"
一直以来,外国货被视为优质产品的象征,但那些所谓的进口风扇,和他们自主研的这款电风扇一比,差距显而易见。
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这款电风扇能够上市,肯定会广受欢迎。
普通电风扇即使价格稍高,城里的工人咬咬牙还是买得起的。
毕竟,这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开支,比如自行车、缝纫机之类的东西。
不过,主要原因是后续用电的问题。
这是一个持续的开销,大多数家庭还是觉得不划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的家庭用电并非按实际耗电量计算,而是采用“包灯制”
,即根据家里安装的灯泡数量计费。
通常来说,每个瓦的灯泡每月收费o元,如果是瓦或o瓦的灯泡,则分别为o元或o元。
红星轧钢厂生产的这款电风扇,若能通过工业部进入国营商店销售,必定会有专门的收费标准。
无论如何,它的价格都会比市面上现有的风扇便宜得多。
别忘了,现在正值大暑时节,城里人和职工们的购买力还是很可观的。
面对众人纷纷议论的情况,何裕柱心里明白,这台电风扇的完成度已经相当不错了。"那好,同志们,今天大家早点下班,我得去和厂里以及工业部那边沟通一下。
之后,我们的工作任务可能会加重了。"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即便有优质产品问世,也不能擅自上市,所有流程都需要经过组织安排。
不过,凭借特殊的身份背景,何裕柱在这方面享有诸多便利。
无论是通过o研究院还是工业部,都能顺利推进此事。
毕竟,一旦工业部和研究院了解这台电风扇的技术参数,必定会给予全力支持。
这类民生用品虽然当前国家无法大规模推广,却始终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不久后,二车间的工人们陆续下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