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183章 电风扇(第2页)

第183章 电风扇(第2页)

正在思考时,程建军引来了二车间主任。

得知何裕柱需要车间后,主任毫无异议,这是厂长特别交代的任务。”何工,请问是否需要其他员工协助?”

“留下四五位高级技工就够了,我的工作不重也不复杂。”

“好的,何工,您忙,有事随时叫我,即便我做不了主,也会尽快向厂长汇报。”

……

何裕柱与程建军到二车间时,这里已基本空置,仅剩五名八级技工及他们两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工人们等待何裕柱的指示,而他则低声沉思。

这位打算生产电风扇,起初考虑两种款式:一种是台式,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另一种则是小型便携式。

虽然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难以实现手持式风扇,但仅凭这两种设计,也足以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反响。"铜线和风扇叶片这类原材料似乎还有欠缺?”

何裕柱在图纸上反复推敲后,计算出所需物料清单,随后拿出自己的积蓄,委托程建军向车间主任协调调配资源。

轧钢厂并不缺制造电风扇所需的铜线等材料,但何裕柱并非那种占便宜的人,即便不是正式任务,他也愿意自己出资解决。

多年在清华大学及研究院的经历,让他攒下不少积蓄,根本用不完。

尽管二车间的工作逐渐展开,却未引起厂领导过多注意。

唯有钢铁熔炉项目因其涉及保密性,受到厂长等人的关注。

这是何裕柱此行的核心目标,其余事务则显得次要。

沉浸在每日忙碌中的何裕柱,很快又过去了三天。

钢铁熔炉项目已接近尾声,他将后续较为简单的部分交由程建军负责监督执行,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一款全新电风扇的设计中,仅用两天便完成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图纸。

这份设计虽需一定专业知识,但对何裕柱而言难度不大。

他甚至没有绘制初稿,直接定下了最终方案,并将自费购置的材料安排妥当。"各位师傅,今天麻烦大家按照图纸操作即可。”

何裕柱对二车间的几位高级技工说道。

就在这一刻,车间门口出现了几个熟悉的人影。"厂长,孙主任,你们来了?“

何裕柱看见厂长和孙胜利以及其他几位领导到来,立刻热情地打招呼。”何工,我听说你要在第二车间开工了?还让我看了图纸,难道是要在这里生产风扇吗?"

作为见过世面的厂长,仅凭几句消息就能大致猜到事情的原委。

何裕柱坦然承认:"厂长,上次电路老化,又看到一车间同事们在酷热环境下工作,我就想试试能不能帮上忙。"

这不是虚夸,他确实有这个念头,不过初衷是先让家人享受成果。

厂长对此并无异议,原本他还以为何工只是打算在这里做一些研究院不便开展的测试。

谁料何工竟想独立打造一条生产线?

厂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对何裕柱这样的专家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工厂而言,若新产品无问题,收益相当可观。

大约一个小时后,经过锻造、冷却、铜线与线路的组装,一个白色外壳的东西由程建军和一位工人递了过来。"成功了。"

"这是什么?不是说要造电风扇吗?这真的是电风扇?"

程建军和其他几位工人手持白色电风扇,迎着厂长、孙胜利等人的惊讶表情,缓缓走来。”何工,刚装好,请您过目是否满意。"

程建军主动言,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这段时间,程建军对何工的能力有所了解,作为一位正儿八经的六级研究员,设计一款新的电风扇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程建军在工业部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数据。

然而,当他看到刚刚组装完成的这台电风扇时,却感到困惑。

在那个年代,电风扇通常是一种大扇叶、吊装在屋顶上的设备,由于工艺限制,扇叶又大又笨重。

可他们组装出的却是一个长约o厘米、宽约o厘米的白色盒子,尺寸与程建军认知中的电风扇完全不同。

虽然这盒子里确实有扇叶,但非常小巧,且完全隐藏在白色外壳内。

何裕柱接过设计图纸后简单查看,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尽管那个年代的机械化程度不如后世,但工人们的技艺依然精湛,从图纸制作的零件丝毫不逊于机器生产的产品。"应该没问题,接上电源试试吧。”

何裕柱轻轻开口,示意程建军接通电源。

在一旁观看的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何工,这是你设计的电风扇?这东西怎么使用?”

他们心中的疑问比程建军还要多。

轧钢厂也有电风扇,但都是挂在天花板上的大型扇叶。

没人见过这样的白色盒子式电风扇,而且它看起来这么小,真的能用吗?

何裕柱笑着让他们继续观察。

很快,程建军接通电源,何裕柱按下电风扇上的按钮。

电机立即启动,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扇叶开始旋转。

一股凉风扑面而来,众人瞬间感到一阵清凉,目光中满是惊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