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忙脚乱地赶在进殿前,重新整理衣衫,这才跪倒在耀宗面前。
陈王吓得咽了咽口水,眼睛四下搜寻,希望能够看到母妃的身影。
没有贤妃在身边,他似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耀宗迟迟没有话,自顾自批阅奏折。
陈王装鹌鹑缩成一团。
曹路暗叹口气。
陈王以为自己忍着不说话,就能平安过关?
皇上明显是压着怒火。
时间越久,怒火越盛。
越是不说话,越是处罚严重。
他轻轻咳了一声,暗示陈王主动开口讨饶。
这回,陈王终于醒过神来,浑身一激灵,“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
“父皇,流言不实,刺杀波斯使团的事与儿臣无关啊!”
陈王不断磕头,没一会儿,额头便血红一片。
他一边磕头一边解释、求饶,最后甚至扇自己的耳光。
一副作派,比戏台上的青衣还入情。
陈王不知道,他越是如此夸张地求饶,越是激起耀宗心里的厌恶。
看着这个大儿子,耀宗感慨万千。
他是征战第一年出生的,那时他顺利地攻下第一座城,就传来儿子出生的消息。
双喜临门啊!
他高兴极了,对这个儿子曾抱有极大的期盼。
但看看他现在这副模样,连骨头都没长牢,软得像面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担起大乾的江山?
他的眼前出现宋谨央似笑非笑的面容。
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从容气度,令他都不得不佩服。
宋谨央身上有一股远同龄人的智慧。
似乎一切困难都不在她眼里。
这哪里是一个双十年华的姑娘?
分明是老辣的、历经千帆的智者。
如果由她继承大乾的江山……他吃惊地现,竟然无比合适。
不论从言行举止,还是果敢的性格、谋定而后动的睿智、坚毅的心性……和他几乎一模一样。
想着想着,他的眸光柔和下来,唇角不自觉地扯出一抹浅笑。
陈王看到了,以为自己的磕头求饶起了作用,顿时心安了一大半。
曹路大摇其头。
皇上这哪是原谅陈王?
分明是透过陈王,想到了旁的人、旁的事,兴许就是想到大公主了吧!
不得不说,了解耀宗的人,除了大公主,就数曹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