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妃郭氏得知两位太后娘娘肯见她,一时间喜不自胜,与贴身宫女佩瑶说道:“看来我的谋算没有落空,合该这样,合该这样。”她掩面而泣,为自个,也为她的孩子。
“这是喜事,皇子妃可别哭。”佩瑶安慰,她知道皇子妃有多不易。
“快快把我先前给孩子们准备的衣裳找出来,还有去知会陈侧妃与王侧妃,让她们也妥善仪容仪表。”郭氏说,她暗想,大皇子啊大皇子,你的死能消去昭懿太后的恼恨就算大功一件了,死你一个造福整个皇子府,大善!
也不枉费她筹谋许久,才让他死的不惹人怀疑。
过了三日,郭氏带着人先去给慈慧太后磕头行礼,随后才见到了昭懿太后李安宁,她对昭懿太后的态度要更为尊敬,毕竟这一位可是能决定她将来荣耀的。
“多年不见,哀家都要认不得你了。”李安宁说,上一回见面还是随着先帝南巡,大皇子与大皇子妃跪在行宫门口,她作为贵妃随行,偶然瞥了几眼二人,后头郭氏还送了好物件给她。
“劳太后娘娘记挂,是妾身的不是,没能回到京都给娘娘尽孝,还请娘娘恕罪。”郭氏对着李安宁行大礼,她身后的两位侧妃亦是诚惶诚恐。
郭氏这话倒是有趣,明明不许她回京的是先帝,偏偏她说自个有罪……是暗说她知道了大皇子与她不对付了吗?
李安宁莞尔一笑,“还不快起来,哀家还能怪你不成?只不过这几年先帝驾崩、新帝登基、太皇太后薨逝……凡此种种大事让哀家与皇帝忙不过来,疏忽了你们也是有的。”
“陛下与太后娘娘紧紧顾着家国大事才是正理,妾身等人在宜州居住乃是小事,主子们顾不到实属正常。”郭氏是个聪明人,听见昭懿太后扯了由头遮掩,她便顺着说。况且,昭懿太后的话也不假,大事当前,她们这些不重要的人谁会在意?
但现在不同了!
李安宁很满意郭氏的识相,“坐吧,上饮子,孩子还小,喝不了茶。”
“谢太后体恤关怀。”郭氏坐了,与李安宁好一阵你来我往的官话,她捧着昭懿太后,又说道:“妾身与孩子们久居宜州,不能时时在太后跟前尽孝,而且,自妾身成婚以及孩子落地,都还没有见过京城风光,甚为遗憾,只能借旁人之口略微了解一下京都,于孩子们的眼界不利。”
她不能回京,但孩子总归是皇家子孙,不能一辈子呆在宜州吧?
李安宁听出了郭氏的言外之意,笑着说道:“昨儿哀家还与慈慧太后说起你们府上的皇嗣们,按理,他们该怎么办京都受学,才为正统。哀家思
来想去,决定带你们回京,与皇帝商议,给大皇子追封,你们三个得个尊位,也能在京都有脸面,出去交际亦能顺畅。”
作为不被先帝待见的皇子,大皇子可谓是受尽了冷眼,连带着郭氏与两位侧妃也是被欺辱,宜州的世家夫人们倒不会直接说她们坏话,只是孤立她们,不与她们交谈,长此以往,宜州上下竟把皇子府的女眷们视若无物。
而要是能回京,还能成为王妃与王爷侧妃则大为不同了,起码,能叫所有人看出来,皇帝与太后关心她们。
“太后娘娘善心仁厚,妾身等人喜不自胜。太后,若妾身能回京,必定日日入宫陪伴太后。”郭氏也算投诚了,甘愿困着自己也要为孩子们谋一条出路。
“不必,你方才说没见过京城风光,待回京就四处看看吧,何必陪着哀家这把老骨头。”
“太后娘娘是长辈,又是主上,妾身自然该服侍在侧,娘娘这话便是折煞妾身了。”郭氏捧她,她心中喜得不行,得了昭懿太后的话能回京,她的将来便有光了。
“瞧你嘴甜的,果真是个妙人,往后你的孩子学了去,必然能把慈慧太后与皇帝哄的高兴。”李安宁朝着两个孩子招手,又看向捧着锦盒的宫女们,“这是哀家给你们准备的见面礼,长者赐不可辞,来,我给你们戴上。”
两个小孩的礼都是一样,一副项圈,从她的妆奁里挑出来的,好看得紧。
“谢皇祖母。”一男一女都不大,奶声奶气的模样让李安宁多了一丝真实的喜爱。
“哀家与慈慧太后不日即将返京,你们是打算随行,还是过后把宜州的事儿料理完再行进京?”
“回太后娘娘的话,皇子府的一众大小事情不多,妾身很快就能处理好。”郭氏说,这便是想要跟着了,在她看来,借昭懿太后的威势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她不会浪费。
“如春,等会儿你让人去办。”
等郭氏带着人离开了,南枝才出声,“瞧着这位皇子妃一如从前机敏、懂事,倒是让大皇子捡着便宜了。”郭氏不入大皇子府上也能当好一个主母。
“是了,我喜欢有眼力劲儿的人。”李安宁意味深长地抬头,“先帝不肯给她们的东西,由皇帝来给,外人自会称赞皇帝仁慈。再一个,皇嗣的确不宜长久在外。”
就这般,皇子府上的女子与孩子们皆上了马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到京。
京城,皇宫东门,皇后携带着后宫妃嫔们齐齐等候,她亲自扶了两位太后下轿,温和地回话,“宫殿儿臣都命人打扫好了,母后只管舒心。”
“皇后贤德,哀家没甚麽不放心的。”慈慧太后也给面子,夸了一句,一年多没回宫,她扫了一眼皇帝的后妃们,有两个生面孔。
郭氏暂且住在宫里,皇后也已经打点妥当,她随着李安宁去了宁康宫,说道:“母后,您先前传信回来,儿臣听陛下说过一嘴,他会给大皇子赐爵位,封号都拟好了,安王,郭氏为安王妃,南大街那边赐一座宅子。”
“安王,这个字很好。”李安宁拍了拍皇后的手,“只要她们本本分分,一世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你与她不远不近的处着就是,要是不想见她,也可拒了。”
“母后待见她,儿臣怎敢给郭氏脸子瞧?”皇后说,“有一事母后许是还不知道,文国公府的二公子得中探花郎,安国公府与陛下透了口风,想让他家二公子尚福顺公主,陛下还没答应,说要问一问母后您的意思。”
比起郭氏,这才是大事。
李安宁来了精神,与皇后好一顿你问我答,福顺是她生的,怜爱个不住,驸马爷要挑最好的,安国公府的公子身份也还够得上。
“只是他中了三鼎甲,怎么会想要尚公主?”
“他一心在学问功课上,为人正直,不是走官场的好料子,他父亲便打算让他有场富贵日子过着就罢了。”
李安宁细细问过,也觉得不错,“过几日宣他入宫哀家瞧瞧,若果真是个好孩子,那就定了他吧。”
这般,就定了。
第124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番外三地府观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