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四万六千两啧,季节的春天过了,但有……
第二日清晨,顾笙刚到明月楼,便瞧见二楼雅间外立着个熟悉的身影。
郑秋娘的贴身丫鬟翠竹正守在门外,见他来了忙福身行礼。
“顾公子,我家小姐已等候多时了。”
顾笙挑眉,这段时间郑秋娘好似很忙,今日竟难得有空过来。
推门进去,只见郑秋娘一袭藕荷色罗裙临窗而坐,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身上洒下斑驳光影。
与往日不同,她今日发间簪了支鎏金点翠步摇,衬得整个人愈发神采奕奕。
“郑姐姐这是有大喜事?”顾笙撩袍落座,顺手为她斟了杯新沏的热茶。
郑秋娘唇角微扬,朝门外唤道:“翠竹。”
翠竹应声而入,捧着个紫檀木锦盒放在桌上,又识趣地退了出去。
郑秋娘纤指轻推,锦盒滑到顾笙面前。
“上两个月的分红,四万六千两。”
顾笙开盒的手一顿:“这么多?”
“多亏了你改良的靛蓝配方。”郑秋娘眼中闪着光。
“上月接了三笔官府的订单,光是给州府衙门的差服就订了八百匹。”
顾笙展开盒中银票,最上头一张“壹万两”的字样赫然在目。
他不由失笑:“郑姐姐高兴应该不是因为这事吧?”
“还是你懂我。”郑秋娘忽然倾身,袖中暗香浮动。
“上个月,郑家布庄又吞掉了刘家在西市和东巷的三家店。”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叩三下,像在敲响胜利的鼓点,“那刘坤,估计现在不知在哪儿骂我呢。”
顾笙举杯而笑:“那先恭喜郑姐姐。”
“不着急。”郑秋娘笑意倏地收敛,眸中寒光乍现,“我的目标可是要让这刘家在这川州府待不下去。”
她攥着茶盏的指节发白,杯中茶水纹丝不动,却让人无端想起暴风雨前压抑的海面。
杀母之仇,只让他刘家出这点血,怎么够?
顾笙望着她眼中翻涌的恨意,忽然想起自己前世看过的一句话:
有些人的恶行既然律法惩治不了,那就用他们最在意的方式击垮他们。
眼前这个柔中带刚的女子,正在用商业手段为亡母讨一个公道。
“郑姐姐”他轻声道,“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郑秋娘神色稍霁:“抱歉,吓着你了?”
顾笙摇头,正要说话,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周林安人未至声先到:“顾笙,后厨新熬的花椒油我尝过了——”话音戛然而止。
郑秋娘回首的瞬间,周林安像是被施了定身术,连撩到一半的袍角都忘了放下。
阳光恰好照在他半边脸上,将耳根那抹红晕映得无所遁形。
“周掌柜。”郑秋娘起身行礼,步摇轻晃,在颈侧投下细碎光斑。
“郑、郑小姐。”周林安结巴了一下,手忙脚乱地回礼。
顾笙目光在两人之间打了个转,忽然有些福至心灵。
难怪上次在布庄,周林安对着样品能滔滔不绝说上半个时辰;
难怪每次郑秋娘来明月楼,这家伙总找借口往雅间跑
这两人,有情况啊~
“安子,”顾笙故意道,“你不是说新熬的花椒油怎么了?”
“哦,对!”周林安如梦初醒,从袖中掏出个小瓷瓶,“按你说的加了香茅草,麻味更醇厚了。”
郑秋娘好奇地接过瓷瓶,指尖不经意擦过周林安的手背。
就这轻轻一碰,周掌柜的耳根瞬间红得能滴血,活像只煮熟的大虾。
“郑小姐对,香料也有研究?”周林安突然问道,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
顾笙险些笑出声。
好家伙,平日里谈生意口若悬河的周掌柜,这会儿连句整话都说不利索了。
“略知一二。”郑秋娘莞尔,“家母在世时最爱研究各地香料,我跟着学了些。”
她话说完,周林安已经搬着凳子凑近了些,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从蜀椒聊到滇桂,又从香茅草说到安息香,越聊越投机。
顾笙捧着茶盏在一旁看戏,心想这红线算是无意识的牵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