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笙不仅要卖肉夹馍,还要制作古代版的“味精”!
就暂时取名鲜味粉吧,如果可观的话,这个鲜味粉还能贩卖给酒楼,到时候这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大家可以理解为另一个版本的肉包,另外,李叔,我想请李勇大哥帮忙捕鱼虾,每天二十文工钱,鱼虾另算,大哥、兰哥儿、小倩帮忙也有工钱。”
周兰连忙推辞,顾笙坚持道:“这钱不给自家人也要给外人,不如让自家人赚。”
第二天一早,李勇早早就来了,一见顾笙,黝黑的脸上便露出憨厚的笑容:“笙哥儿,昨晚婶婶说你要鱼虾,我便一早过来了,顺道再问问你都要怎样的货。”
顾笙点了点头,“主要是小鱼小虾,越大越好,价钱咱们按市价算,不会亏待勇哥。”
李勇摆摆手:“都是亲戚,帮个忙而已,要什么钱。。。。。。”
“那可不行,”顾笙道,“这桩生意我可是打算和你长期合作的,该给的自然一分不能少。”
李父在一旁点头:“笙哥儿说得对,大勇你就别推辞了。”
三人又商量了些细节,李勇便匆匆赶往河边。
顾笙望着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想着鲜味粉的制作流程。
在现代,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小鱼小虾和干蘑菇正是天然的谷氨酸钠来源。
上午时分,李勇就带着满满一篓鱼虾回来了。
鱼篓里银光闪闪,大多是巴掌大的小鱼和拇指大小的河虾,还有几条较大的鲫鱼在蹦跳。
“这么多!”顾笙惊喜道。
李勇擦了擦额头的汗:“今儿个运气不错,河湾那边鱼群正密,这些够用吗?”
“够用够用!”顾笙连连点头。
他不怕多,多了还能顺道做成虾酱。
随后,李父帮称了重量,顾笙计算了价格,从怀中掏出四十五文铜钱支付了当日的费用。
李勇捧着铜钱难以置信——这比他平日做工多了一倍!
“这,是不是太多了。。。。。。”
“应该的。”顾笙笑道,“明天还要麻烦大勇哥继续。”
送走李勇后,顾笙立刻开始处理鱼虾。
院子里很快支起大铁锅,李倩生火,周兰清洗鱼虾,顾笙亲自掌勺,随着鱼虾入锅翻炒,浓郁的鲜香弥漫整个院子,引来左邻右舍探头张望。
“笙哥儿,这些小鱼小虾真能做出好东西?”李倩将信将疑。
“当然!”
不一会儿,鱼虾便完全干燥了,顾笙将它们摊在竹席上晾晒。
下午,秦丽芳带着顾笙在村里收购干蘑菇。
消息传开,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丽芳,你们真的收干蘑菇?”村口的刘婶问道。
“收。”
刘婶眼中闪着光芒,“怎么收?”
“婶子,我们按市价收,有多少要多少。”一旁的顾笙说道。
很快,几户人家拿出了自家储存的干蘑菇。
顾笙一一检查了品质后,便将品相好的都买了下来,正当他们准备回家时,一个尖细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哎哟,这不是李家吗?怎么,家里揭不开锅了,开始收破烂了?”
人群自动分开,露出王氏那张刻薄的脸。
秦丽芳脸色一沉:“王氏,你嘴巴放干净些,我们这是正经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