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檄隐忍不发,却瞧见齐岁柏在姜诺马车畔策马,似是含笑说着什么,姜诺并未掀起车帘,却偶尔有几声轻笑传来。
李檄坐在马背上,紧握马鞭,面色却逐渐阴沉。
姜诺身为贵女,不便公开露面,但就算隔着车帘,;李檄也能看出两人的气氛极为轻快融洽。
他不愿以权势干涉,可望见二人一同骑行的模样,却顿觉似乎全身力气被抽走。
本来想着是,但他如今倒想尝尝仗势欺人的滋味。
李檄思索一瞬,朝着姜诺马车的方向,打马而去。
王公公目露担忧:“陛下……”
他担忧皇帝冲冠一怒,到时不好收场。
“在朕眼皮底下,你有何担忧?”李檄淡然一笑:“恰好,朕也想和他过过招。”
第72章第72章儿子的心思他们知晓
李檄策马前去,对姜诺轻轻一笑:“想不想骑马?”
姜诺一怔神,李檄已将她抱到了马背上。
姜诺察觉到李檄的鼻息,面色登时红了几分,轻咳一声掩饰道:“陛下,此处人多眼杂,我还是去马车内吧。”
“怕什么。”李檄将帷帽带在姜诺脑袋上,轻笑道:“此处虽人多,但你在朕怀里,无人敢瞧你。”
两个人同乘一骑,众人自然都有意避嫌,齐岁柏身为臣子,只能恭敬跟随在李檄马匹之后,找不到插话时机。
李檄唇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一路上相安无事,大约过了七日后,刚到江西境地,就开始下倾盆大雨。
一行人地处山林,目之所及并无客栈,几个随行的臣子登时有几分焦灼,毕竟帝后二人都在此处,若真的出了问题,无人能负责。
齐岁柏策马而来,坦然道:“陛下,雨势不小,一时也停不下,属下家就在前面不远处,不如去属下家中略略歇息吧。”
李檄挑眉:“你不是江南出身,家宅怎会在此地?”
齐岁柏笑道:“臣出身江南,但父母云游四方,这几年一直在此地小住,厢房都是收拾好的,也不麻烦,我们一行十余人,都可安置妥当。”
李檄环顾周遭,雨后云气蒸腾,愈发宛若仙境。
齐岁柏父母在此地安居,显然极为洒脱清雅,且大约甚是恩爱。
李檄点点头:“那就暂住两日吧,叨扰了。”
齐岁柏忙拱手:“是臣之幸。”
齐宅白墙黑瓦,宅院广阔,连带周遭的池塘,稻田都是齐家所有,齐父母听说在京做官的儿子前来,一时都喜上眉梢,出了庭院应急诶,齐母将齐岁柏从头到脚观察了一遍,连说瘦了不少。
李檄一行一共有十几个人,齐岁柏大略介绍了几句,只说这是朋友的商队。
齐母笑着看向姜诺,目光含着几分善意的打量:“这位姑娘也是商队的吗?”
“我看你不像商队,倒似是娇养的闺中小姐。”
姜诺浅浅笑道:“那夫人觉得商队中的女子是何模样?”
“我看你肤色白皙若雪,不似走南闯北之人。”齐母笑着解释道:“不过我可没有指摘商女的意思,我自己就是商贾出身,商队的女孩儿何种模样的都有,也不乏清丽之人呢。”
姜诺弯唇一笑:“夫人说得有理,我受教了。”
齐母落落大方,并不拿捏长辈的姿态,初次见面,就让人察觉她的真诚。
姜诺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她多聊了几句。
李檄隔着珠帘望向坐在贵妃榻上的姜诺,面色阴沉。
能看出齐家极为富贵,但比起皇家,自然不足挂齿。
然而眼前,姜诺带着笑意和齐母闲聊,齐岁柏也丝毫不避嫌,为二人端茶倒水,做着丫鬟的差事,偏偏还一脸沾沾自喜。
李檄冷哼一声。
出门在外,又是寄居旁人家中,他压抑郁闷情绪,和众人一同在齐岁柏家中用罢膳。
齐岁柏笑着介绍道:“你们尝尝这道飘香兔,是道野味儿,我父亲刚打来的兔子,先过油后再烤,焦香四溢,我每次回家都必吃的,在京城最好的酒楼,也吃不上这道菜。”
齐父轻咳一声,给儿子使眼色。
虽然儿子夸自己,他心头美滋滋,但毕竟当着这么多人,也不能太过高调!
齐岁柏立刻察觉了老爹的心思,吐吐舌头不说话。
这一切自然又被餐桌上的李檄尽数看到眼中。
他面不改色用膳,心思却沉了下去。
齐岁柏的家庭,原来是如此……轻快温暖的。
不似他,从小背负了仇恨,在压抑中扭曲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