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诺心中一动,却不露声色:“周姑娘若是有担忧,可向朝廷去说……我一介女子,并不关注朝政……”
周栀冷声道:“那姜将军阵亡之事,姑娘也不关心吗……”
姜诺抬头,定定望向周栀的双眸。
好一阵,她才开口道:“我父亲……当年之事,难道另有隐情?”
姜诺对周栀有几分不解。
她当时和李檄退婚,是周栀来劝,担忧她前途未卜。
太皇太后寿宴,千钧一发,也是她挺身而出。
她不似沈菱清和汤小关,和自己并非朋友。
姜诺不知她为何要如此,又是有何目的。
周栀有几分艰难,顿了顿才缓缓开口道:“当年之事,我想应是另有隐情。”
第67章第67章她年少时不敢说出口的秘……
周栀望着姜诺道:“那你觉得,当初姜将军是为何殉国?”
姜诺心中一痛,缓了半晌才道:“父亲在陇地追击敌军,却中了埋伏,寡不敌众,援军又迟迟未到,因此才……”
在她的记忆中,和父母在陇地有关的一切记忆都宛若尘封的星星。
许多年过去,尘埃仍遮不住那段岁月的光华。
父亲放弃了京城侯府的荣华平顺,毅然去了陇地,他是陇地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单手把幼时的自己抱起来,在父亲的怀抱里,她永远那么安心。
母亲经商,在陇地
扶幼济困,又有在宫中当妃子的姐妹,深受众人信重……
她未曾想到,父亲百战百胜,竟然也会出师不利,以至于阵亡……
周栀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但据我所知,援军早已接到了消息,只是……有人不愿让援军去救……”
她记得,当时父亲冲出营帐,翻身上马。
立刻有几人也从营帐中出来,拦下父亲:“周将军,莫要冲动啊,事已至此,你就算去了,又能如何呢?”
“你们就眼睁睁看着松华有去无回?!他是国之良将,又和我们十几年交情,你们怎能见死不救……”
“若是能救,谁不想救,但如今这形式,我们就算去了,也是白丢性命,上头要他的性命,我们如何救啊……”
周栀躲在营帐后,看他们你一眼我一语,劝说父亲莫去救姜叔叔。
她眼睁睁看着父亲面容灰败,最终颓然下马。
这一幕,被她记在了心头,成了她年少时不敢说出口的秘密。
父亲在她心中,如山如岳,坚不可摧,但竟然会因为旁人的命令,放弃去救十几年的战友……
她还记得当时的恐惧,忐忑,因此,她对此事,始终守口如瓶。
周栀深吸一口气道:“当时觉得,定然是章家的人,刻意让你父亲无人救援,但如今章家既灭,陇地却仍不太平……”
周栀将信递给姜诺:“诺诺,这是我父亲前些时日给我寄的家信,让我离开京城……你也知道我父亲……这次让我来京城的目的……”
周栀唇角浮现一抹苦笑:“他让我来京,就是冲着皇后之位来的……但如今却让我离开京城,我父亲身在陇地,应该知晓不少消息,我想……边境大概不太平……”
姜诺眉心紧蹙,周栀父亲突然让女儿离京,定然是陇地有变。
李檄可曾知晓?
姜诺道:“这封信,你为何不直接给陛下?”
周栀看向姜诺,轻声道:“谁都知晓陛下心中唯您一人,我凑上去,岂非自讨无趣,我在疆场长大,做不出,也不屑做逢迎取悦之事,和陛下惟愿君臣相安。”
姜诺思索半晌,还是决定进宫一趟。
除了太皇太后寿宴那次瞒天过海,她已许久未曾进宫。
望着昔日熟悉的宫阙,有几分今是昨非之感。
谁能想到,在内宫外朝盘踞多年的章家,竟已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姜诺进了大殿,宫女看到她进宫,倒有几分惊讶。
陛下早就说过,姜姑娘随时可进宫,宫门对她完全敞开,但姜姑娘却许久未曾踏入此地一步。
据她所知,平日里都是陛下出宫,特意去瞧姜姑娘。
今儿姜姑娘乍然来临,她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姑娘且在殿里小坐片刻,陛下如今不在殿中,姑娘稍后。”
姜诺颔首,随口问道:“陛下去了何处?”
那宫女登时一怔。
也就是姜姑娘,和陛下从小一起长大的,骨子里的熟稔亲近,才会随意问这一句。
一问就问得她不敢吱声。
若是按规矩,陛下的行踪,自然是不该说的,但眼前这是姜姑娘问,若是不说,岂非更加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