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被高岭之花太子强取豪夺后 > 6070(第3页)

6070(第3页)

清羽在原地看着咋舌,便听那头传来声音,“你把碗送回去给她。”

清羽恭敬应了声“是”。

千镜滢收到姜碗,听清羽来禀,说他家殿下喝完了时,还有些不信。她原本也是为了捉弄一下他,告诉他自己还记得上元节的事。只差人送过去,有意放水,却不想清羽道:“殿下说:‘娘子用心良苦,不敢辜负。’”

千镜滢先是怔了一下,待看了眼空荡荡的碗,觉得脸热。

*

天微微亮。

金銮座上,帝王一目十行阅过手中那张条陈,目光不经意间流露出赞赏,“在边境设立独立税监司,直属中央管辖。是个好法子。若朝堂多有这般清醒之人,边税政务,何至于糜烂至此?”

“这封条陈是何处所呈?”

边境互市,税收频频有异,这对本就空虚的国库而言,无疑弊端愈显。

税收乃一国命脉,皇帝这些日子正为这件事烦心。今日看了这封东西,多日皱起的眉头方舒缓了些。

“回陛下,此应为某处地方商会所呈,不知何时被人夹在了商贸奏报之中。”

楚裕言站在文官列队最前侧,一言未发。

皇帝拇指摩挲过纸页,神情晦暗不明,“可惜如今边境税政积弊已久,民间虽有良策,却无人能将其贯通推行。”

一直站在旁边的刑部侍郎,闻言手执象笏站出,“陛下,臣倒以为此等规范互市之策,与前任户部尚书在任时整饬两淮盐税的手段颇为相似。前任户部尚书在任时,革新漕运税收、整饬关税,皆雷厉风行且成效显著。此次各地试行之法,多与他过往治税思路相通,若能令其戴罪立功,或许可解边境税政困局。”

此言一出,又有人跳出来道:“陛下,前任户部尚书在位时,手段凌厉,在任时便屡屡得罪同僚。如今边境局势复杂,若将税政重交予他,难保不会因私人恩怨借机报复,坏了朝廷大计。”

“是啊,税政乃国之根本。如今边境乱象频生,若贸然复用戴罪之臣,恐难服众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中反对之声肆起。

如今这个场面,倒是皇帝没想到的。

冯兴业在朝中之时,威势不小,又或多或少拿着这帮人的把柄。如今群臣是觉得他彻底失势,有旧怨之人借机站出,恐冯兴业再度回来。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扫过争执的群臣,心中有了计较:若当真无能无才,又怎会引得众人如此忌惮?

若能让冯兴业戴罪立功……

皇帝思绪未断。台下一道声音如一记定心丸,将争议不断的声音压了下去。

第62章祈愿“滢滢祈的什么愿?”

“父皇。”

众人寻声看去,见太子面上不见悲喜,例行公事般,“当时互市一事,是儿臣带头提议。儿臣愿暂领巡察使一职,携户部属员亲赴边境。一来可彻查税政贪腐,二来也能向天下证明,朝廷自有法度。”

在场有几人变了面色,一名官员就要出声,被他身侧的人轻轻用手肘撞了一下。

皇帝浑浊的目光动了动。他看了眼自己这个儿子,便听台下又有人道:“陛下,边境局势未明,是北狄奸计也犹未可知,太子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险地。”楚裕言未看他,语气如常:“四年前孤当年随大学士南下,亲入敌营,杀敌寇,未见得有人说一个险字。”

出声之人哽了一下,一时说不出话。

“够了。”皇帝一双鹰目扫下来,“拟旨。太子监国期间暂摄边境税政巡察使,一应事宜可先斩后奏。”

“儿臣领旨。”

*

是夜。

“大人,此次一切原本安排妥当,未曾想半路杀出来个太子。”

出声之人正是刑部侍郎刘定。他身后坐着的,还有白日里在朝堂当众反对冯兴业的几名臣子。

“楚裕言。”冯兴业将毛笔沾了墨,“我冯兴业自认仁至义尽,可他处处与我作对。是君不仁,非臣不义啊。”

一人瞪大了眼,眼珠半是凸出,小声,“大人可否明示?”

冯兴业将沾了墨迹的纸靠近烛火,火舌瞬间卷了上来,沿着墨迹边缘蚕食上来。

离得近的几人凑近了瞧,见上面赫然写着个“林”字。

几人反应过来,面色俱是一白,“大人,这……”

“怎么,怕了?”火光跳动了一些,衬得冯兴业面色愈发晦暗不明,“诸位可还记得,自己如今是如何爬到这个位置上来?这些年诸位手底下都做了什么,可还记得?”

“咱们这个太子可是个不近人情的。还是诸位以为,自己能明哲保身坐享其成?”

寂静的房内响起几声倒吸凉气,“不敢。”

冯兴业闭了闭眼,“圣上的心思,你们几个在朝中的看不清楚,本官看得清楚。他是想看看,储君的翅膀够不够硬。可惜…”

烛光“啪”的一声跳动,彻底熄灭,只吊着一缕青烟。宣纸被火燎得残缺,缓缓飘下。

“他要出这个头,那就让他有去无回。”

*

半年时间,千镜滢把宫中事宜学了七七八八,眨眼已是夏末,迎来了千镜滢在东宫过的第一个生辰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