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赋彩[公路] > 15珊瑚(第2页)

15珊瑚(第2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

周亓谚在心中回念着这句诗。大概所有到此的游人都会想起它。

他们站了一会儿,开始往回走。

路过木制走廊的时候,宁玛突然停下来,指着旁边的土地,问周亓谚:“那里,有两道印子能看见吗?”

周亓谚这一路上尽找东西了。他把墨镜拉下来点,毫无遮挡的日光在大地上反射炙热。

他眯着眼,能看到确实有两道平行的印子,细细的,间宽约一米的样子。

“这是几千年前,丝绸之路留下的马车车辙印。”宁玛揭秘,有些狡黠的开心,好像认定了周亓谚一定会大吃一惊。

她确实猜对了,周亓谚插兜眺望着苍茫原野,默默良久。

博物馆大大小小,周亓谚国内外看过的文物并不少,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幕天席地,刻入旷野。

长长的车辙印,从远处一直蜿蜒而来,贯连东西,偶尔湮没在摇晃的沙漠芦苇中。

回到展厅,空调冷风将人的思绪拉回现代。

在出口的柜台旁,有工作人员穿着古装,诱惑小孩子们去盖“通关文牒”,吵吵闹闹的。

“接下来去哪?”周亓谚问。

“阳关。”宁玛回答,“其实准确来说,也不是阳关。”

“现在的阳关遗址只是一个烽燧,关于真正的阳关在哪,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百分百确定。”

边说边走,两人再次上车。

宁玛发动车子,把空调打到最大:“总之,我要带你去的那个地方,很美。”

不论终点美不美,但一路荒芜是真的。闭眼再睁眼,窗外还是一样,没有变化。

周亓谚有点昏昏欲睡。

最终,在下午四点四十分,越野车开进路边一条小道,在沙地上留下霸道的车轮印。

停车地方的旁边有几栋平房,但墙壁上开满了蜂窝状的孔。

周亓谚饶有兴味:“这是什么?”

“晒葡萄干的晾房。”

周亓谚笑:“宁玛,你不会带我来买葡萄干吧?”

宁玛一噎:“这都是多少年前的刻板印象了……”

她带着周亓谚从房子中间的小道穿过去,爬上小小的土坡。

“以前交通不便,大家才会晒那么多葡萄干去卖。现在品质好的葡萄都卖新鲜的,只有多了的葡萄,才会做成葡萄干。”

这小土坡圆圆的,有些可爱。

周亓谚心意一动,掏出手机搜了一下定位,这一看,笑得更真切了。

“墩墩山?”

“你怎么知道?”宁玛一惊,转头发现他握着手机,遂又继续专心爬坡,“小心看路。”

这边不算完全的沙地,茫茫黄色里,除了零星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石头。

宁玛突然想到了,第一天接周亓谚去看窟的那个早上。

他坐在酒店大堂把玩着围棋棋子的样子。

古代敦煌物产不丰富,但每年依然要向朝廷进贡,除了赋税以外,经常进贡的,就是这样的小石子做成的围棋子。

宁玛莫名其妙的,突然蹲下来,假装系鞋带,顺手将那颗标志的黑色小石头捏进手心。

接着两人继续爬坡,直到站上边缘的最高点,宁玛长吁一口气,指向远处:“看!”

大漠的风将人吹得心境开阔,但久久站立后,又有一丝孤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