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大势,个人的力量也无法阻挡,只能去适应。周宇安慰了常满一会儿,不管怎么样,他们的工作相比于其他人来说,还算稳定,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常满也跟着点点头,这会儿先顾好自己的工作要紧。
说完了话,常满又拉着周宇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商量了买粮的事情。他可是知道周家沟村的情况,下半年不仅收成比其它村子好,村民自己还开垦了自留地,种了庄稼,要说粮食充裕的村落,真是非它莫属了。周宇没有拒绝,答应过段日子换给常满一些粮食,他们里村的情况,周边都知道,他拿得出粮食,也不引人注目。
关于精简职工的事情,常满这么一提,周宇这才想起来,貌似是不只今年,后面两年也一直都有这样的政策。但他不在城市里,感受也不深,只不过还是会感叹,这会儿的铁饭碗也不铁了啊!
周家沟村和大庄村的合并,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不过最终还是定了下来,两村正式合并,改名周庄村,由原周家沟村的村长周家丰继续担任周庄村的村长,而原大庄村的村长王根生,被调到了邻村当村长。看样子还是事关农业生产的水库占了上风,毕竟路远,可以多走一会儿,没水,对于哪儿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和原来的大庄村隔着不远,他家原本就在这两村落的交界处,调到另一个村上班,距离也不远,只不过无论是他还是大庄村的一部分村民,都对这个新的周庄村有一些敌意,不过这也正常,也是人之常情。
两村合并自然是为了利用各自的优势,将新周庄村发展成先进村。无论是周家沟村的宝贝水库和水井,还是大庄村便利的交通条件,都是新村落具备的优势。
因为前两年包括今年上半年,这边的旱情都挺严重,很多人家都离开家乡,去城里找亲戚,或者去外地讨生活,因此一些屋子都空了下来。
不说其它的,周家沟村都流失了二十户人家,其余村落亦是相似的情况,那么农村的生产力一下子就少了,干地里的农活更加吃力。就连周宇这样的,也得被放回来下地干活,粮站那边自然也需要人手帮忙,也有多招几个人的需要。
尤其现在因为要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解决城市供应紧张,厉行节约等原因,原先去了城里的农村人口,又要回来,也算是弥补这流失的劳动力。
因为部分大庄村的村民对于新村名和新村长不满,便请求调到王根生当村长的牛场村,那边也有空房子,早点去说不定还能选到个比自家还好点的,反正王根生拍胸脯,只要愿意去,其它的手续他来搞定。这更让要走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了。至于之前出去的人,如果再要回来,那就只能住他们留下的房子,至少他们是这样想的,关于利益冲突,那也都是以后的事情。
对于这些要走的人,周家丰没有强留,要走,他就给开手续。转头就让村里人包括周宇打听打听,从城里退回来的人,要是想迁到他们村,他来给安排。
本来周宇以为城里精简职工没有自己的事儿呢,如今可又正撞上了。没办法,周宇只能找常满帮忙,毕竟他在县城里认识的人多,再说了,他觉得周庄村相比于其它的一些偏僻村落,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不过,虽然是需要新人加入,但周宇也特意叮嘱了,要人品好的,吃苦耐劳的,他可不想招一群大爷回来。
对于这事儿,常满虽然诧异,但也承诺会帮忙。而且他自己也留了个心眼,没急着回去张罗,先把自己家里人召集起来开个小会,要是觉得自己有被精简的可能,赶紧趁这机会走,要不然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大满,这就是你那个粮站朋友待的村?就是水库水位不会降,交完公粮以后,家里还能有点存粮的那个村?”常满的父亲听了他的话以后,先是抽了一根烟,然后缓缓问道。
“是啊,爸,我告诉您,这村可抢手着呢,以前我在粮站里就听过其它村的村民多羡慕这个村,要是能搬进去就好了的话。这也就是周家丰村长没存心抢人,要不然他一发话,想去那里的人就会一拥而上了。
周宇托我帮忙,我也还没开始给他问,这不还是先问问家里,要是有这个意愿,可得抓紧,要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这个店了……”常满知道家里的父亲才是能做主的那个人,因此便冲着他使劲儿。
家里母亲只是在街道办上的厂子里接点零活干,没有正式工作。而他的哥哥和姐姐,虽然有工作,但都算不上特别重要的岗位,他也害怕自己家里人成为被精简的那个。
哥哥已经结婚,还没有孩子,如今和妻子也在家里挤着呢。而姐姐虽然没结婚,但也有交往的对象,那是正经的技术工,一时半会儿的肯定不会被精简。而姐姐却有这个隐患,本来还挺热心的对方,听到精简通知后,就又变得冷淡,这亲事成不成还两说着呢!
“可是不管怎么说咱也算是城里人,那里也是乡下啊……”
“也许咱们不会被精简呢,好歹也是正式工……”
虽然常满提的周庄村的条件非常让人心动,但城乡差别,以及厂子里的正式工的岗位,还是不能让他们割舍,一时间也是犹豫不已。恐慌于精简有落在头上的可能,又不想失去这份旱涝保收的工作,想要迈出去那一步,可是千难万难。
也就是这两年家里尝到了常满在公社粮站工作的好处,能偶尔搞到粮食,在其他人家断顿的时候,常家还有稀粥喝,要不然也不可能会有这个家庭会议。
常满知道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就像自己当初从县里去公社,而他的小伙伴却都选择留在县里,好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承受一些或明或暗的风言风语,一直到去年才好一些。都知道他在粮站工作,能领到吃的,这才愿意高看他一眼。
这个家庭会议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没什么明确的决定,常满也无法催促,虽然家里没决定好,但事情还是要办的。他帮着也联系到了一些愿意去周家沟村的,反正已经被精简,还不如给自己找个好点的去处。虽然周宇没说,但是常满还是很贴心的找了周庄村附近的人家,要是周庄村不能提供那么多地方,也能回老家住,来回走着上工。
这也让周宇松了一口气,其实不只他觉得为难,周家丰也觉得为难呢。不招人吧,地里的活儿就没人干,就种不出粮食。但是那些离开的人家,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总不能一直等着他们,耽误了农时怎么办啊?但强占人家的房子,周家丰又觉得心有愧疚。
最终想来想去,离家近的新迁来的人,就回老家住,实在离得太远的人家呢,就先在村里住,只不过以后村里也会帮着起新房子,以后就可以搬到新房子里去,在村里只是暂住。另外,周家丰也没有招满额的人,留着些空余,以后好倒腾。至于那些庄稼活嘛,那只能留下的人多干点。
而且现在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多干点活,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对于那些主动离开的人家,他也要回房子,既然不在村里住了,那也不能霸占房子,也为了回来的人有地方待。
54
第54章
◎搬家◎
虽然常满一家人暂时没有下决定,但跟周宇来往过几次的六子主动找了过来,想要带着家里人来周庄村住,成为村民。
“六子,我没听错吧,你们家要过来?”周宇听到六子家想要过来的打算,还是挺惊讶的。听常满说,六子家本来有七个孩子,但因为种种原因,没了三个,所以除了六子外,他还有一个哥,一个姐,和一个小妹。他爸是厂里的保卫处的员工,因为在一次洪灾中,为了保卫厂里的资产,一条腿瘸了。按说有这样的资历在,也不应该被精简啊。
“是啊,嗨,宇哥,你也不是外人,我就不瞒你了。当时因为我爸的情况,即使我妈不是厂里的职工,厂里依然给我们分了房子,平时都是双职工才能分上的。可这现在不是到处都在精简职工,像我们这种开始从农村到城里去的人,也经常有人给我们做动员。
尤其是我们分的房子,已经让一部分人眼红,给了两个选择,要么让出房子,要么就带人回村。没法子,为了保住工作,只能搬出来。现在城里房子又不好找,我听常满哥说,你们村可以加入,现在谁不知道你们这边好啊,与其在城里呆着,还不如来这边呢……”
六子倒是没有隐瞒,把自己遭遇的困境都说了出来。他家大姐已经出嫁,暂时不做考虑。要过来的就是他哥,六子,小妹以及他妈妈几个人,至于他爸,还是要在厂里上班的,六子父亲的工资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能轻易舍弃。
当然,他们要是搬到周家沟村,那也是打着支援农业生产的旗号回来,现在厂里的政策开始没多久,现在还有补贴,当然得趁这个时候把最实惠的拿到手。六子不是没想过撑下去,万一厂子改变了政策,或者精简名额不会轮到他们家呢!
可他专门去厂里打听了消息,在送了重礼以后,对方终于吐口,说是不只他们厂,他们县,其余的省市县都在精简职工。听了这样的消息,六子也就不再犹豫,专程来找周宇。
“你们家里人同意?”周宇听完六子的话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起了六子的家里人,毕竟这样的决定可不是一个人想办就行的。
“当然了,我都跟家里人说过了,他们同意。”六子听周宇没有立即拒绝,就知道有门:“事实上我们不同意也不行,人家给了搬迁的日期,我们要是赖着不走,就得睡大街。”
“行,你们要来也可以,但我丑话可说在前头,来了要干活,要听分配,中间可不能撂挑子,要不然,以后可没有粮食分。”
听了六子的回答,周宇也晓得他们比较急迫,虽然同意他们搬过来,但也是有要求的。
“我们绝对听指挥,村长让我们干啥就干啥。再说了,您跟常满哥熟,常满哥又跟我们家挺熟的,我家里啥情况,家里人怎么样,就没有他不清楚的。宇哥你放心,我们家里人绝对没有歪的斜的,虽然没有大本事,但肯定是服从村长的指令的。”
听到周宇终于松口,六子也是高兴不已,连连承诺道,就连常满都被拉出来做了保证人。不过,周宇还就吃这一套,他也是从常满那边听过六子家里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不然也不能这么容易答应。当初他爸因工负伤外,除了分的房子,还给了一个厂里正式工的名额,但这个名额没有给他大哥,反而给了六子的姐姐,这一点就很拉好感了。
他们家除了六子以外,都属于老实本分的人,每次六子出去倒腾东西,他们心里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六子被逮进去。不过老实人也有急眼的时候,有次六子换东西非但没有换成,还被人给揍了一顿,抢了身上的东西,他哥哥姐姐知道以后,愣是从六子嘴里问明白了情况,然后给那人套了麻袋。
六子知道以后都惊呆了,他一直以为除了他爸,家里就得靠他养家,其他人都指望不上,可就是在他心里那些指望不上的人,居然能突破平时的底线,就为了给他出气,不得不说,六子当时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什么滋味都有。
“那你准备准备吧,我们粮站的车时常去县里,要是有什么不好自己带的大件,可以给捎回来。到时候我跟司机师傅说一声,你给点油费就行。”六子人还行,又想到他一直在各处倒腾东西,以后还真有用得上的时候。
“那就太谢谢了,宇哥,你可是给我们帮了大忙了。我知道你不缺钱,我们家又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样以后但凡能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说话,我肯定不推辞。”周宇用了自己的人情,六子也不能没有表示,虽然没钱,但还有他自己这个人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