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如缕,雨雾蒙蒙。
雨水带来清凉之意,将炎炎夏热驱散。
堂屋。
裴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昨晚后半夜就下起小雨,绵绵不绝,井匠们今天没有过来。
昨天割的草还有,足够喂猪喂牲口,下雨能偷个闲,不用出门。
长夏和了白面,擀面做了白面条,窦金花下厨炒了肉臊子,做了一顿肉臊子汤面。
裴曜端起面碗就顾不上说话了。
他在府城下馆子吃面,去的都是生意好的馆子,味道都不错。
可一回家,自家的面条有种外头比不上的味道,尤其阿奶做的肉臊子汤面,咸淡正合适,面条很筋道细滑。
他说不上来是什么,但就是吃着舒心。
长夏端着碗,喝一口热乎乎的臊子汤,胃里一下子舒坦了。
桌上有一碗蒜片绿椒炒白野蘑,一碗腊肉炒笋丝。
野蘑是他俩今早冒着小雨去山上找的,很新鲜,笋是晒干的春笋泡发的。
两样都是好菜式。
裴曜在府城要么自己做饭,要么去外头吃,自己炒菜有时不怎么好吃,外头的菜偶尔也不称心意。
因此哪怕今天吃的是白面条,长夏还是给炒了两个菜。
臊子汤里有细碎的豆腐丁,裴曜吃完面条后,又捞汤里的豆腐丁吃。
转头看长夏正在吃面,他没说话,端了碗起身,站在旁边高桌前,自己捞面条舀汤。
今天下雨,煮好的汤面用大瓷盆盛了,端进了堂屋,不然还得来回冒雨去锅里舀饭。
见儿子自己动手,陈知几人没说什么。
不过裴有瓦一碗面吃完后,是陈知起身给舀的,裴家人同样习以为常。
等吃得差不多,肚里饱了,才有闲心说两句话。
陈知看一眼裴曜,说:“等下个月天凉快了,要不让你师父来咱们家转转。”
裴曜抬头。
陈知又说:“嗐,虽然咱们小门小户的,也有一间空房,被褥也是现成的干净东西,住一晚两晚不成问题,之前我和你爹就想问问,不过夏天太热,你师父年纪大了,或许遭不住这样的远路。”
“这不是过段日子各种瓜果菜蔬都熟了,喊你师父来尝口新鲜的,转转山看看河,只当叫老人家来散散心,又没什么别的事。”
见裴曜在思索,他笑道:“我跟你爹也是想着你拜了师,叫师父来认认咱们家门,多来往又不是坏事。”
“行。”裴曜点头说道:“我过去了跟师父说说,他要愿意,等凉快了,我带他坐船回来。”
“嗯。”陈知应一声,夹起一片腊肉吃。
饭后。
长夏从箱子里找衣裳。
今天一凉,让他想起后边裴曜要去府城住的话,得带几件厚实的。
眼下找出来,放在最上头,等雨过天晴了,拿出去先晒一晒。
翻出来归拢好之后,他合上箱盖,手里拿着两条亵裤,看向裴曜,小声说:“这两条是新做的,洗过了,软和,给你装起来了。”
裴曜手里拿着一个半成品小木鸟正在雕琢,闻言抬头,见是亵裤,点头道:“好。”
长夏把亵裤放进小包袱里,里头是裴曜的一身衣裳和一双洗干净的布鞋,明天都要带走。
外头雨声沥沥。
窗户关着,但门帘撩了起来,好从外头照进光亮。
长夏将炕桌摆好,拿过针线篮子要干活,就看见里头放着的一只小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