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25章 官差催税雪上加霜(第2页)

第25章 官差催税雪上加霜(第2页)

一个个都睡眼惺忪,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和习以为常的麻木。

村长张有德,正满脸堆笑地,陪着两个身穿皂隶服饰的官差说话。

那两个官差,一个年长些,约莫四十来岁,留着两撇山羊胡,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透着股子精明相。

另一个年轻些,二十出头的样子,腰间挎着一把明晃晃的腰刀,脸上则带着几分不耐烦和掩饰不住的倨傲。

“张村长,今年这秋粮的数目,县尊大人可是有明令的。”

“各家各户,一粒也不能少,一文也不能拖欠。”

那山羊胡官差捻着胡子,慢条斯理地说道。

“若是误了朝廷的差事,你这村长的帽子,怕是也就戴不稳当了。”

“是是是,差爷说的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张有德连连点头哈腰,那腰弯得都快到地上了。

“小的一定尽心竭力,催促各家足额缴纳,绝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和差池。”

山羊胡官差又从怀里掏出一本有些破旧的册子。

“还有这丁口册,也得重新核实一遍。”

“今年村里新增的人丁,都得及时入册,按大宁朝的律例,一体缴纳丁税。”

“另外,那些个新分了户的,田亩也得重新丈量登记,这皇粮国税,可是一分一毫也不能马虎的。”

“张有德,老夫听说,你们村里,前些日子有个叫张大山的,新分了户?”

“回禀差爷的话,确有此事。”张有德连忙应道。

“那张大山,原是老汉的亲侄儿,只因家中人口众多,兄弟不睦,这才……这才不得已分家另过的。”

“哼,分家另过?”那年轻些的官差,腰间的腰刀“呛啷”一声,斜乜着人群中的张大山,冷笑一声。

“莫不是想借着分户的名头,来逃避朝廷的赋税和徭役吧?”

张大山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

“这位官爷此言差矣。”

;

他声音平静,却也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硬气。

“俺张大山虽然家贫,可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宁朝良民。”

“分家是为求个清净,好生过日子,并非存了那等偷奸耍滑、苟且避税的龌龊心思。”

“朝廷的赋税徭役,既然有明文规定,俺自然会按律承担,不敢有丝毫的推诿和怨言。”

山羊胡官差上下打量了张大山几眼。

见他虽然衣衫朴素,身上还带着几分泥土气息。

却也还算干净利落,说话也条理清晰,不似一般的泥腿子那般畏畏缩缩,毫无见识。

便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既是如此,那便最好。”

“张有德,你且将这张大山一家的丁口和田亩数目,都如实报上来。”

“我等也好登记在册,核定他家今年应缴的赋税钱粮。”

接下来,便是一番例行公事般的繁琐登记和核算。

张大山家,他自己和王氏,再加上八个孩子,不多不少,整整十口人。

这丁税,按照大宁朝的律例,凡是年满十六周岁、不足六十周岁的男丁,每年都得缴纳一定的税钱。

女子和未成年孩童虽然不用缴丁税,可这家里人口一多,嚼用自然也就大。

分家的时候,他张大山只从老宅那边,分得了五亩最差的、几乎是没人肯要的乱石岗旱田。

这五亩劣田,按照官府的定例,每年也得缴纳数斗粮食作为田赋。

山羊胡官差拿着一支有些秃了的毛笔,在一本满是油污的册子上一笔一画地记着。

最后,他将那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一阵响,清了清嗓子,对着张大山,一字一句地宣道:

“张大山,你户下男丁二人(张大山和已满十六的长子铁牛),应缴丁税,共计……三百文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