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 第134章(第2页)

第134章(第2页)

这样他们既得了好名声,又能赚钱,一举两得,大家全都欢喜,没人不高兴。

另外有条件的大东家效仿金非玉捐钱之举,成箱成箱的银子送进林舒娘她们办公的庭院,表示愿意捐献银钱,在晋州、江州皆建立免费学堂,如幽州那般,不收取银钱,不限制性别和出身,任何人都有入学资格。

林舒娘等人惊诧,毕竟建立的学堂是向幽州看齐,冠上忠义军的名声,此事颇为重要,她们紧忙传信回去,询问徐茂意见。

信在半途,民众都震惊商贾们的举动,暗自嘀咕,平常说无奸不商,未料到这些商贾也有大义,并非掉进钱眼儿里,满身铜臭味。

百姓的议论传进商贾耳朵里,他们猛地拍腿,高兴地弯起笑眼,露出一口白牙,欣喜叫道:“走对了,这钱花得值!”

一时间,众人皆在夸赞徐茂的人才引进考试,话题度冲到最高,平常人家的百姓下地干活,在中途休息的闲暇时间里也在聊,无人不知,大家纷纷羡慕那些读书识字的女子,改换门庭的机会从天而降。

专心钻研书本的读书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些消息,老学究怒骂徐茂逾越礼制,乱设考试,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功夫迷惑人心,而有些人从皇帝的态度以及局势里窥探到异样。

徐茂这样做,蹬鼻子上脸,朝皇帝讨要考生,明目张胆地羞辱,皇帝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并且答应她的要求,将人一个不少送去晋州,足以见得皇帝有拉拢之心,并不想跟徐茂撕破脸,最后极有可能和解。

琢磨到这个地方,那些科举无望、报国无门的读书人眼睛倏地亮起,忽然发现一条新路子。

眼下情形,恐怕皇帝没有多余的工夫举办科考,而各家贵族子弟在前,他们也考不过那些人,不妨另辟蹊径,从晋王入手。

日后晋王被招安,皇帝也会给他们安排官职,总比什么都不做,凭空蹉跎岁月好。

最关键的是晋王许诺的待遇可真好啊,鲍殊汇她们还没有进城,途经晋州附近的小县城时,她们就看到路边两侧到处都插了旗帜。

只见上面写着显眼的大字,先是欢迎英才,而后标注了免费食宿,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要钱的全是骗子,考生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上当受骗。

然后是徐茂承诺的优厚待遇,在幽州落户做事,不仅月俸可观,而且包吃包住,一日三餐,表现优异的,年终有额外奖励。

日常生活中,她们还可跟随忠义军出早操,在健身广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另外旗子上面有清楚的路线图,沿途都有旗帜引路,自行前往考点的考生只用跟着旗子走就行,可谓贴心至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展现求贤若渴之心。

看到的人无不动容,感觉自己被重视,被需要,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幽州去,为徐茂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鲍殊汇等人看到旗子,心潮澎湃,她们全身心投入到温习中,这时已经不是害怕考差丢人了,而是切切实实地想去幽州。

众人感受到压力,知晓这场考试不会如她们想得那么容易,大家更加努力,挑灯夜战,睡梦里都在背诗文。

没多久她们就进了城,通过城门,热闹的叫卖声传进耳中,这时马车忽地停下,鲍殊汇奇怪,掀起帘子往外头看。

外面有好多个客栈掌柜打扮的男子站在道路旁边,他们卑躬屈膝,正讨好一个衣着简练的女子,那女子貌似身份不低,护送她们过来的官员也在她跟前弯下腰,低声下气地说话。

那个女子应当就是负责晋州事务的吕飞燕了,听闻她曾在丰城主持修路凿渠,引天雷劈山开道,给城中百姓引水,许多百姓都认识她。

而今考试事重,管理水渠的事务便转交到丰城另一位主事宋延芳手里,吕飞燕则专心布置考场,接待考生。

鲍殊汇看着官员在吕飞燕身边小心陪笑脸的模样,心里莫名涌现一种奇异的舒爽感觉,自己也有一种站在吕飞燕那个位置的冲动。

“四姐,你在看什么?”鲍殊真顺着鲍殊汇的目光往外看,好奇问道。

鲍殊汇眼里闪动幽光,“我只是觉得咱们来对了,到幽州做事,肯定不会后悔。”

外面官员跟吕飞燕、客栈掌柜交涉好,官员出声告辞,客栈掌柜代替那官员的位置来跟车中众人说:“诸位娘子,我是迎福客栈掌柜,咱们东家深受感染,跟忠义军吕娘子打好招呼了,免费向考生提供住房和食宿,以及考试当天的车马,娘子们一路舟车劳顿,请放心随我回客栈休息。”

吕飞燕紧随其后,面向众人微笑道:“诸位娘子安好,我是负责晋州考试事务的吕飞燕,大家有任何问题,皆可至东街忠义府寻我。”

“当然,试题是咱们元帅所出,我也没拿到卷子,无法透题,大家不用想着找我打听题目。”

“我相信以诸位娘子才智,你们一定能够取得好名次,专心备考即可,飞燕在此祝愿大家考出优异的成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