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忽然想到,重新打量面前女子,确实有几分贵气,不似贫苦出身。
哪个官员家的千金?
皇帝逃也匆匆,离开长安时,除宫人外,身边带上了冯贵妃,太子,几个皇孙,宠臣,朝中要员。
京中贵女的话,外形分外符合,故意掩藏身份也合理。
徐茂打开天窗说亮话,“娘子还惦记着去扬州?长安骤然生乱,贵人出逃,他们走的时候都没有带上娘子,将一个难以自保的小娘子丢下,可见娘子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何必再去扬州自讨苦吃呢?”
“他们急于在扬州站稳脚跟,送几个女儿结成姻亲,利益一体,娘子以为能够在扬州团聚,实际转手就将娘子嫁了,这样的地方,你也要去?”
李玉华脸色唰地一白,徐茂怎样识破她身份都来不及仔细思虑,慌乱中听完徐茂后面那些话,霍地怒目圆睁,衣袖下手指蜷缩成拳,青筋暴起,眼里一片森然。
“你胡说什么,何来丢下之言!”李玉华怒极,两眼喷火。
她生气,徐茂对她不敬,又离间她和父皇之间的感情,用心险恶,这个女人,太阴毒了!
徐茂淡定地看着她说:“娘子知道我在说什么,你自己想想吧,他们走的时候都带走了谁,如果仅仅因为情况紧急,来不及通知旁人,那他只身而逃即可,若带其他人和东西,说明时间并没有那么紧张嘛,还能收拾贵重物品逃跑。”
他们逃亡时已经做出选择,当时能带的肯定都是他们最珍视的人与物,剩下没带的,不是放弃是什么。
李玉华脑袋乱糟糟,她愤恨地瞪着徐茂,可她的话一直在她脑海盘旋、回荡,忍不住往深里想。
父皇走时,宠爱的冯贵妃在,太子阿兄在,甚至几个郡王也在,必要的宫人、朝臣绝无遗漏,哪她呢?
她不是父皇最疼爱的小公主吗,为何没有通知她,带她一起离开?
李玉华感觉天崩地裂,得知长安变乱的消息时,她第一反应就是跑去告诉父皇,不料宫人说父皇已经走了,不在宫中。
母妃安慰她,一定是事出紧急,情况太乱,为顾全大局,父皇这才匆忙离开,他会想办法平乱,重归长安,解救所有人的,相信父皇。
她和母妃等啊等,等来叛军闯宫,血流成河,宫人接连在她眼前倒下,脖颈割开的大口子鲜血喷涌,溅她一身,逃出宫以后,身上的衣裳被血浸湿,她完全不敢回忆。
她说服自己,是局势紧张,父皇无法带那么人,从而先行离去,只要她找到父皇,一切就都好了,她还是尊荣风光的宝昌公主。
然而徐茂撕开丑陋的现实,压着她,强迫她面对,李玉华掉进无尽的恐慌。
她说的不错,顺利抵达扬州,父皇确实惊喜,有什么比皇帝忍痛嫁出最疼爱的女儿更好用呢。
宝昌公主出降,联络南方各族,支持父皇平定叛乱,她是有价值的。
李玉华泪流满脸。
红韵见公主嚎啕大哭,急得团团转,徐茂明显知晓她们身份,再顾不上许多,立即解开布条,拔剑对准徐茂,大声叱道:“不准欺负我家殿下!”
铛一声,红韵手里的剑登时震脱手,飞落地面,浅浅埋进尘土里。
“谁给你的资格剑指我阿姐!”
众人惊呼,被这边的动静吓到。@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徐蘅执剑挑飞红韵手中长剑,站在徐茂身前,阻隔徐茂与李玉华,脸色惨白,却阴恻恻盯着红韵,显得森冷可怖。
“阿蘅,别激动,我没事。”徐茂从震惊里醒过神,当即夺过徐蘅手里的剑,给她喂一颗回血丹稳定血条。
徐蘅照常吞了药丸,冷意化开,眼睛黑润润,瞬间从狩猎的狮子变成可爱的大脸猫,朝徐茂解释道:“阿姐,她拿剑指着你,我怕你受伤,这才贸然出手,你别生气,以后我不会擅自拿剑了。”
“我不生气,我是担心你反……伤到自己。”徐茂紧张地检查数据,徐蘅没事她才松口气。
徐茂把徐蘅带到身后,正视李玉华。
她仅猜测官员之女,未料到竟然是金尊玉贵的公主。
皇帝子嗣稀薄,加之长安变乱时,后妃、公主失踪,没人在意她们的死活,徐茂从未听说过公主回归,多半死于乱军之手,下意识略过,没有想到她们身上。
红韵突然冒出这一句,徐茂吓一跳。
公主。
庙小容不下大佛,人家也没有留下的意思,徐茂想了想,决定还是给皇帝送回去。
徐茂拱手道:“方才不知是公主,多有冒犯,公主恕罪,我会派人护送公主去扬州的。”
李玉华哭得更大声,“你瞧不起我?”
徐茂头疼,“公主何出此言,不是公主想要去扬州找圣上吗?”
“你都说得那样明白了,我还去扬州做什么,徐元帅,你前面还劝我留下,为何改主意,又要送我去虎口,元帅难道便是这样一个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之人?”
徐蘅龇牙,不客气地说:“阿姐,公主细皮嫩肉,身娇体弱,哪能忍受军营生活,咱们并非宫人,可伺候不了公主。”
李玉华脾气也上来了,这人挑飞红韵剑的账还没算呢,话里的嫌弃全溢出来,好似招惹什么麻烦般,她心里的火歘地冲顶。
不想留下,她偏要留!
李玉华往徐茂身前扑通一跪,磕了个头,坚定道:“宝昌公主失于乱军中,我乃庶人邓绿华,愿投身士卒,报徐元帅危难救济之恩。”
徐茂呆愣,不懂这莫名其妙的走向。
徐蘅急声说:“不行,不能留,哪日皇帝传信来,令她窃取机密,我们就危险了。”
徐茂眼珠子转了转,按住徐蘅的手,打断她们争吵,一锤定音:“现在外面太乱了,我也分不出多余人手护送公主,暂且留下吧,稍后我给圣上去信一封,请圣上派遣专人迎接,如此更加安全。”
李玉华看见徐蘅吃瘪,心里总算畅快了,她也不知道留在忠义军是对是错,前路茫茫。
如果父皇愿意特地派人接她,那是不是说明她在父皇心里,还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