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班班长大声维持秩序,让自己班的人排队站好,整齐划一坐下,静静等候她下发报纸。
九个人合看一张,班长自己手里拿一张,刚好每个班十份分完。
“上面讲的什么呀?这个字我记得好像学过,一时间忽然想不起来了……”
大家拿到报纸凑近一起看,指着上面的文字小声议论,她们发现自己只认识零星几个字,其中一部分还仅认半边,无法确定对错。
众人不由抓耳挠腮,互相询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班长清清嗓子,“大家别着急,看不懂没关系,听我说,我会先读一遍,大家安静些,认真仔细听,有问题再问我。”
“不要不当回事啊,杜娘子说了,上课是要用军报的,杜娘子会为大家解读元帅讲过的话语。”
班长拿起报纸,展示给所有人看,用手指向中间单独划出来的长框,里面正是《徐语》栏目,“大家看这儿,注意,这是最重要的地方,框中文字就是元帅讲话,如若有心,可以背下来,领悟元帅所思所想,不断精进自己。”
众人张大嘴巴,眼里流露惊诧神情,纷纷调转视线,一齐看向军报的中间位置,好奇地研究起来。
班长看大家注意力差不多聚集在军报内容上,翻动纸张的声音微弱,并且逐渐消失。
空气里格外安静,班长摆正姿势,打开报纸自右边开始念。
所有人紧忙转移目光,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班长说话,一个字都不舍得放过。
头条新闻,肃州都督、平北节度使杨牧谋逆围城,皇帝携太子、妃嫔和重臣仓惶奔逃,封忠义军元帅徐茂为晋王,诏令进京平乱。
皇帝出逃途中,禁军哗变,冯贵妃被赐死以平息怨气,队伍顺利南下。
这些事情士卒们多少听过一些,不过每个人东拼西凑,知道的不全,经过军报前后梳理,大家总算看清楚事情全貌。
有人忍不住问道:“圣上就这样弃城而逃,京都落入贼子杨牧之手,那城内百姓怎么办?”
“圣上和贵人们都逃走了,杨牧算盘落空,应当全力追踪圣上,或许不会为难城中百姓。”
“难说,万一他气恼,拿百姓泄愤呢。”
大家七嘴八舌,谈论自己手里想法,同时明白徐茂下令急行的原因,归到最后感叹道:“元帅心系百姓,是我等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报纸内容接着是军中的训练情况,大概讲了下每天都在做什么,成果如何,表扬优秀班级。
“我们班,我们班!”
上报的班级沸腾,激动呼喊,其余人皆向她们投去羡慕的目光。
“别光顾着羡慕别人,咱们下次也努力上报,只要表现好,认真训练,每个班级都有机会。”班长们放下报纸,趁机鼓励大家打起精神,努力拼搏,争取下次登报表扬。
众人受到激励,心潮澎湃,端正坐直身体,期待下一份军报出现自己班。
“好了,下面是大家写的文章,咱们一班张秋桂的《从军以后》便被选进军报,大家鼓掌祝贺。”班长抬起头,向张秋桂投去羡艳的目光。@无限好文,尽在晋t?江文学城
大家惊奇,“居然真的选上了。”
众多道探究的视线落到张秋桂身上,张秋桂黑黑瘦瘦,看着平平无奇,放进人群里立马淹没其中,完全找不到她,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想不到竟有如此才华。
张秋桂听到班长的话亦是震惊,瞪圆眼睛久久无法回神。
她完全没抱希望,仅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而已,好多字还是她到处请教人,这篇文章才最终完成。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张秋桂感觉脸庞滚烫,羞赧地低垂脑袋,露出一截后颈,不敢抬头回应众人目光。
班长感叹道:“《从军以后》讲了她参加忠义军以后的感想,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完都流泪满面,虽然没有绮丽的用字,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难怪入选。”
众人心思各异,前面班级被表扬终究是集体荣誉,切身感受没有那么强烈,而张秋桂的文章入选登报,大家便心生不少想法。
张秋桂可以,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向下一份军报投稿的念头升起,大家胸腔狂跳,充满无限期待,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书写张秋桂文章的地方,沾沾文气。
班长进入正题,两手捏着报纸朗读文章,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