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折桂听他的语气非常不适,不服气地呛声道:“不认字又如何,我们并非三四岁的稚儿,先生将道理讲给我们听,大家是可以明晓的。”
“那我来考考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此言何解?”杜公摇头晃脑吟诵道。*
唐折桂一愣,额角生汗,这个她真不清楚,每次上课的时候,她连上节课讲了什么记不得,再别说解释什么子曰。
她抬头看杜公,此时杜公正抚摸胡子,洋洋得意,悠哉悠哉,似乎在说,看吧,我就知道。
不蒸馒头争口气,唐折桂绞尽脑汁,当即恶狠狠地瞪着杜公,给自己加油鼓劲,答复道:“这个我当然明白它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说,早上知道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杜公蓦地瞪圆眼睛,愣怔当场,她……她这是信口胡诌,还是故意敲打警告?
杜公一下子清醒过来,背后凉飕飕,他忘了,忠义军能迅速打下如今局面,靠的不单单是嘴皮子,他倏地惊出一身冷汗,闭紧嘴巴,沉默不言。
唐折桂连他脸色微白,似是被她的话语震慑,哑口无言,心中豪情无限鼓胀,这么看,她还是有点文才天资的,轻而易举堵得学究没话说。
*
王兴珠收到徐茂询问日录的信,她先征求金非玉意见,经过同意后,从日录里摘取一小段关于伪玉制法的内容,写给徐茂看,并简单概述其他部分,选择典型案例仔细阐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时节果蔬在大量成熟时出售,价钱不高,而在成熟时间前售卖则能够以高价出卖,尤其违背时令的果蔬卖得最好。
这背后暗藏的原因是买卖之间的关系,即物以稀为贵。商贩供给多于买家所求,东西就不值钱了,价格下降,而当供给低于需求时,价格又自然而然上升。
王兴珠觉得很神奇,将这道理迁移到其他地方,商人逐利,在物品珍贵,价格高昂时,他们一窝蜂投进去,而正是因为此举,供给骤然增多,他们分到的肉汤随之变少。
不过对于自己应当怎么做,她仍然有些迷茫,金家产业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总想每项技艺都学学,又怕自己愚钝,弄不明白,最后辜负大家。
王兴珠苦恼,送出信,她翻阅丑娘的日录,挨个找最适合自己的事情。
这本不成,王兴珠看下本,满满一大箱的日录,即便囫囵看一遍,不过脑子,也要花费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
王兴珠随手挑出一本,沉下心,耐着性子看进去,这本封面、纸张老旧,所写时间应当比较早,经常提及回家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想念之意。
倏地,她看到一桩奇事,丑娘道,曾闻某地道士为避祸乱,躲进深山潜心修炼,一日至水潭旁炼丹,不料丹炉忽炸,随即风云变幻,天降甘霖,解干旱之危,这道士也功德圆满,羽化登仙。
丑娘评价道:“初始人工降雨之法。丹药所用材料内含矿物,爆炸发生后,空中漂浮尘埃、矿物颗粒,充作凝结核,加之山地迎风坡易形成降水,此地水汽充足,冷热交替,暖湿空气上升凝结成雨。另传言有夸大之嫌,该道士应当是身死,被人误作羽化登仙。”*
王兴珠眼睛瞪得像铜铃,瞠目结舌,手指微微发抖,身体颤栗不已。
“人工降雨?”王兴珠忽觉天地颠倒,仿佛身置幻境,不然她怎么会看到这么奇怪的字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从小到大,大家都说,下不下雨是由老天决定的,老天看到他们本本分分,勤劳刻苦就会降下甘霖,让大家有个好收成。
倘若他们偷奸耍滑,不安分伺候庄稼,上天便气恼,故意不下雨,作为偷懒的惩罚,令庄稼干死在田地里,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改正,老天才会布云施雨。
现在有人跟她说,不经上天喜怒,也有降雨之法,王兴珠头脑发懵。
她怔怔盯紧那几个字,想法逐渐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