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可算出良辰吉日?”
“回陛下,三日后便是。”
“让礼部的人着手相关事宜,三日后出殡。”
“是。”
出了皇宫,吴虞坐上马车,缓缓吐出一口气,她吩咐侍卫,“若是抓住了那个名为太阳的人,第一时间把人交给我,谁都不能碰她。”
做臣子难,做陛下的近臣更难。
她需要揣摩圣心,在陛下面前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在这个朝堂上活下去。
侍卫低头称是。
随即她道,“大人,属下今早得到消息,太阳昨日出现在洋州城外,赵王为其父新迁的坟附近。”
太阳此人行踪诡异,查探的人经常会追踪到一团乱麻,这消息是她们好不容易得到的。
王清莞丞相在世时创造了一种密语,每一样女子常接触的东西,都被她赋予了新的含义。
绣花针是刀。
长裙是铠甲。
《妇德》代表经史子集,若指具体哪一本时,就会出现相关字眼。
……
王丞相过世后,掌管密语的人成了吴虞,经过吴虞的增补,密语如今发展得十分完备,它是皇帝手中最大的情报来源,从不担心消息会泄露出去。
太阳的消息,便是加密过后,由海东青第一时间传入京城的。
吴虞半眯的眼睛突然睁开,里面流露出奇特的光彩,“你说她出现在先赵王的墓穴附近?”
侍卫道:“是。”
“继续查探,若有她的下一步动向,迅速传信给我。”
吴虞的身体随着马车摇晃着,半晌后紧皱的眉头缓缓松开,她想到了一个让此人自投罗网的方法。
第112章太阳(十八)
京城太阳等人根本进不去。
见周围小摊贩对此毫无抱怨,似乎早已料到,太阳觉得好奇,抓住一个行人问道,“这位大姐,你知道这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怎么不让人通行。”
行人打量着太阳的衣服,“你们是从外边来的吧?今早啊皇宫有消息传出来,说是两日后先皇出殡,咱们皇帝也要从这里经过,为了防止意外,就提前几天戒严了,只能出不能进。”
太阳听得一头雾水,“先皇不是已经死了五年了吗?怎么还没入殡?”
“呸呸呸,”行人看了眼左右,发现没有引起注意才放下心来,“那可是皇帝,说‘死’是要被问罪的,是驾崩。”
“还不是咱们陛下不愿跟亲人分开,这才把先皇遗体停在宫中五年,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停的时间都要长。如今时间太长了,不合礼制,这才下葬的。”
“你们到时候好好看看,入殡当天热闹着呢。”
太阳连连应和,“这倒是我们赶了个巧,居然能遇到这样的好事。”
待行人走后,太阳长叹一口气,神色担忧。
道路无法通行,太阳和柳玄商议之后,暂时在京城外面找了个酒馆歇脚,等众人各回各房间后,打探消息回来的九湘才道,“看来大家计划的事情,要往后挪一挪了。”
“皇帝出殡的前三天,所有官员都得放下手中公务,去宫中为皇帝守灵。就算柳玄她们现在能进城,要么被守卫劝走,要么被临时关押在大牢里,等这件事过去后再审理。”
云微道,“这时间未免也太不凑巧了。”
计划被打乱,三人面上没有慌乱之色,她们在赵王墓室上开的洞口,已经被九湘堵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丝毫被挖掘过的迹象,赵王至今也不知道柳玄等人逃出了墓室。
九湘想了想,又道,“我在来时,听说赵王正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先皇出殡,他们这些距离近的皇亲国戚无论如何也要到场。这样看来,就算洋州那边得到柳玄她们逃走的消息,赵王也无法第一时间得知,若是柳玄她们得知这个消息,应该会很安心。”
柳玄等人不知内情,得知她们暂时无法告御状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直到太阳将赵王正在赶往京城的事情告知以后,九人才如九湘说的那般勉强保持平静,心底仍在焦急着。
这件事一日不处理,她们就一日安不下心。
私下太阳问九湘,“或许可以在出殡当日,让她们当街告御状?如此一来,赵王一事肯定会引起女帝的重视。”
“这个方法很冒险,或许我们见不到皇帝的面就被侍卫赶走。”云微反对,“但比起通过府衙将消息传递给皇帝,这个方法又比较靠谱。赵王毕竟是皇亲国戚,府衙会把我们的消息递到御前吗?万一……他们是赵王的人岂不是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