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老太婆威力再大又如何?还不是落到了我的手上。”
谢红叶哈哈地笑了起来,两腮凹陷更深,细长的眼睛弯成了一条缝,“大人,您不觉得一切太顺利了吗?”
什么?
他一抬头,猛地撞进谢红叶的眼睛中,从头到脚打了个结结实实的冷颤。他下意识后退两步,又转身拔腿就跑。慌乱间顺手将两边的官兵甩向身后,试图阻拦谢红叶的脚步。
太可怕了。
在这生死关头,男太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廷数次剿匪都惨败而归,这时他想起了一个人。
那人和谢红叶一般,都是上了年岁的老太婆,交谈间都有着说不清的压迫感。若非二人相貌迥异,身份悬殊,他险些以为是同一个人。
她是——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到老朋友入场了诶,你们猜猜是谁
第44章古代篇之谢红叶
杜兰娘自有记忆以来,便在上杜村的一户人家当童养媳。没有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也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像她这样才出生就被丢弃的女婴,多得让周围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成亲之后,杜兰娘依旧在洗衣做饭、除草收谷和织布绣花,没有发生任何新奇的事情。本以为会一直重复这样的生活直到老死,偏偏……偏偏丈夫发生了意外,她背井离乡,为求一条生路来到了这里。
如今生路变成了死路,而她将会从活人变成死人。
尽管是这样想的,在危险到来之时,杜兰娘仍蹲下身子将脸埋在膝间。不看四面八方飞过来的羽箭,也不看四周乱窜的村民,她只顾将自己的身体往下压,恨不得变成蚂蚁大小,好躲进泥土里。
只是到了这个关头,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是遗憾自己膝下没有孩子,还是遗憾丈夫早早离去?还是一生贫苦没能获得荣华富贵?抑或是遗憾自己没有见过血浓于水的亲人?
杜兰娘也说不上来。
过去几十年发生的事情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走了个遍,她不记得在谁手下吃了亏还没讨回来,也不记得欠了谁的恩情还没来得及偿还。
恩情?
杜兰娘脑中的走马灯停了下来,上面隐隐约约呈现出了一个人形。
对方长着一双细长的眼,但偏圆的脸型缓解了眼型带来的狠劲儿,使她看起来算得上和善。画面一转,对方两颊的肉开始凹陷,露出了不太平整的下颌骨,使她看起来格外地不好惹。
是谢红叶。
杜兰娘记得,当初她从山崖坠落树梢,是谢红叶将她从树上摘了下来。还没来得及给谢红叶道谢,就见谢红叶消失在了山林间,洒脱的不像是传闻中的女土匪。
还有在山火烧起来时,谢红叶带着人冲入战场,帮助他们杀了朝廷驻军,勇猛到没有一个村民能及得上她。
杜兰娘突然明白了自己不是遗憾没能偿还谢红叶的恩情,她是遗憾自己没能像谢红叶那般活得痛痛快快,活得像个人,而不是像个童养媳,日复一日地过着乏味枯燥的、为了柴米油盐耗费所有精力的生活。
所以在离开村子时,她的心底是雀跃的。
她早就厌倦了这一切。
暴露在外的脖子被冷风凌迟得生疼,双脚失去知觉仿佛变成了地面的一部分,周围也不再喧哗,求救声低了下去。杜兰娘仍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生怕手指稍微动一下,长了眼睛的羽箭就会向她飞过来。
周围静得有些可怕,杜兰娘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抬起头颅,想要看看眼前是什么样的惨状,想要看看还有没有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
眼前的场景并没有如想象一般惨烈,插着羽箭倒地的同伴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看着天上,一动不动,像是有神仙降世。
杜兰娘顺着他们的视线向上看去。
只见城楼上有一人逆光而站,阴影模糊了她的面孔,杜兰娘只能看见她手中高高举起的长枪。
长枪的末端挑着一个人,紫色的绸缎在太阳下反着光芒,能清晰地看见上面用金线勾勒出的花纹,是她们这些人一辈子也穿不起的衣服,正是半刻钟以前视村民如猪狗的男太守。男太守的血液顺着长枪滑到持枪之人的手上,最终一滴滴地掉落在地,将地面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小坑。随后长枪一翻,脚下一震,男太守的尸体惊起了一片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