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怎么过来了。”沈南乔惊喜的问。
来人是沈南乔的姐姐沈南喜,沈南喜从小在沈南乔家中长大,算的上是沈南乔的亲姐姐,两个人差了五岁,农村的孩子懂事的早,沈南乔算是沈南喜给带大的。
沈南喜并不是沈南乔的亲姐姐,是沈南沈二伯的遗腹子,说起来沈二伯,这在沈家几乎是禁忌一般的存在。
沈二伯说起来也算是厉害的人物,在家里吃不饱饭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去参军,没有提前和沈爷爷沈奶奶说,等确定要走了才告诉家里面的人。
吃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参军最起码能活着,有口吃的,沈爷爷沈奶奶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沈二伯有出息,参军没有几年便升了职,先是连长,后是营长,家里面的人都明白他以后是有大出息的人,结果才刚娶了媳妇的人,却因为一次任务失去了性命。
沈二娘身体本来就不好,也被这一消息击垮,最后只留下了沈南喜这一个女儿。
本来沈南喜是没有来他们家的,她爸爸是老小,怎么轮也轮不到沈父管这事。
可是沈大伯在家不当家,沈大娘在家把持着一切,沈南喜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不仔细养着,怕是活下去都难。
沈大伯一个大男人从来不操心这些事,有他的一口饭吃就行了,其他的他啥事不管。
沈大娘就更别想她操心,又不是她自己的亲侄女,有一口饭饿不死就行。
可是没想到刚出生的婴儿,沈大娘养的不仔细就不说了,竟然在农忙的时候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沈南喜那时候刚会爬,一下从炕上栽了下去,额头青紫了一大块。
沈父年轻的时候脾气厉害,看到这副场景,怎么还忍得了?这可是自己二哥唯一的女儿,如果二哥在世指定会给她最好的生活,可是现在呢?竟把孩子当成拖累,他一气之下把孩子抱到了自己家里面。
沈母当时心里有意见,毕竟家里面多张嘴不是说说的事情,要是有钱倒无所谓,可是家里面穷的揭不开锅,现在还要装好人,如果孩子在家出个什么事?不是让人指着头顶骂吗?
而且小孩子的身子弱,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就算去看个赤脚大夫也需要钱,说到底都是手里没钱,穷给闹的。
沈大娘倒盼着他把孩子抱走别还回来,赔钱货还以为她乐意养呢!好不容易把自己两个孩子养的能撒腿跑,她可不想再养孩子了。
结果一个多月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她肠子都快悔青了。
沈二伯的抚恤金发下来了,好几百呢,这些钱要是到她手里面,她盖房子的钱不就有了吗?
这事她去说指定不行,就怂恿着自家老头子去说,沈大伯一棒子打不出来一个屁,也知道这是自己家做的不地道,说什么也不愿意张这个嘴,沈大娘气的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沈父家要沈南喜。
这刚刚把抚恤金发下来就来家里面要孩子,明眼人都知道她要的不是孩子,是钱。
第10章
沈父自然不同意,倒不是他贪图自己二哥的抚恤金,这钱只能给沈南喜花,这个大嫂的德行自己清楚,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他虽然看不上,可是一家人撕破脸面也不好看。
他不想把场面闹得太难看,沈大娘就拿准了这点,在村里嚷嚷沈父是为了贪图抚恤金才把沈南喜抱走的,是沈父算计她。
沈父被她说的双目通红,气的手都在不停哆嗦,一向脾气软和的沈母这时候上前和沈大娘撕打在一起。
沈母在家向来不争不抢,也是眼里最有活的,沈大娘怎么也想不到沈母会突然之间上前打她。
“好哇你个张晓丽,我倒是没看出来这些年你一直在扮猪吃老虎,现在得了好处就不装了,真是让我看走了眼。”沈大娘享惯了福,虽说嘴上厉害,可手上也没多少劲啊。
可沈母不一样,她娘家就生了她和妹妹两个,别看她瘦瘦小小的一个,在娘家也是把她当男孩子使的,男孩子干的她照样能干,手劲大的出奇。
“孔银花,我平日敬你是我大嫂,说话也是礼让三分,没想到今天你竟这么说我们,我张晓丽这辈子还没怕过什么,也没贪图过别人什么,我们不贪孩子的钱,今天就让村支书和村长一起过来做个见证,孩子的钱我们一分都不会花,以后孩子每一笔开销我们都记在账上,孩子大了就把剩下的钱交给她,你要是敢和我们一样这样做的话,今天孩子就让你抱走。”张晓丽掷地有声地撂出来这些话。
周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邻居也都静默了一瞬间。
谁都没有想到张晓丽会这么说,这年头的几百块钱三大件都买得,谁会不眼红着占为己有。
孔银花自然不信她的说辞,还想着她故意这么说好让自己放弃,于是也硬着头皮接话:“好啊,现在就找村支书过来,给我做个见证,以后孩子的每一笔花销我都记上,就让孩子跟我走。”
村里有脑袋灵光的年轻人,立马去叫了村支书和村长过来。
村长和村支书是一块赶过来的,这么大的动静,他们两个人想不知道都难,可是事情没闹大之前,他们两个谁出面都不好断这官司,有句话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邻里邻居的官司最难讲清楚,还不如等他们自己掰扯出一套方案来的快。
村支书戴着厚重的眼镜片,头上的头发稀松两根,看着瘦骨嶙峋的,可是却精神奕奕,“爱国,你是怎么想的?”
“杜叔,我……我听我媳妇的。”孔银花在的旁边眼神警告着自己丈夫,沈爱国硬着头皮说。
杜书记听他这么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耳趴子软不说,还当不了一点家里的主,孩子就算到他家去了,也不让人放心。
村长向来不喜欢管这些事情,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管不好就容易做坏人,这种事情他向来不插嘴,只等着村支书做裁断,他在一旁扮演个隐形人就行。
“那建国呢?建国你怎么说?”
“叔,南喜给我们家养吧!我们不贪孩子的钱,家里只要有口饭吃就饿不着她,二哥的抚恤金到时候等她长大了就给她,我们一分钱都不会拿。”
沈建国这事没有和自家媳妇商量,也明白媳妇可能会生气,可是他也不能把南喜往火坑里推,这孩子送到老大家接回来容易,可孩子的钱到时候保准拿不回来了,是自己二哥用命换回来的钱。
杜书记也没有想到沈建国会这样说,这孩子看着一股莽劲,不像是能带好孩子的人,不过他媳妇是十里八村有名能干的人,他是知道的。
“现在谁家都不容易,可这孩子也不容易,她爸爸是个大英雄,咱们不能让英雄寒心,要是你们两家谁愿意养这孩子,村里面每个月给一块钱的生活费,孩子父亲的抚恤金,这钱只能给孩子,就以孩子的名字存着,这钱谁都不能惦记。”村支书本来想着这钱让大人拿着,等以后孩子大了就给孩子,可富贵迷人眼,人最经不起诱惑。
“孩子小的时候一块钱够,那她长大要上学,生病了,这一块钱怎么够?书记这钱还有的涨吗?”
孔银花没有想到村支书会这样决定,虽然说一块钱也不少了,但是光管她顿饭还行,这么小的孩子正是费心思的时候,一个月一块钱,这不是净干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村里面只能给这么多,这也是我和村长商量之后的决定,大家伙没意见吧?”村支书这话就属于先斩后奏,先说孩子的父亲是个大英雄,村里面要给孩子生活费,现在才反过来问大家伙的意见,要是大家不同意,不就是成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了吗?
“同意同意,咱们能为英雄做点事,怎么能不同意呢!”旁边的妇女主任笑着接话,这可是事关思想觉悟的大事情,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肯定要第一个响应。
周围的人陆陆续续应和了起来,即便有不同意的人看到现在这副场景,也懂得闭上嘴巴,不要做讨人嫌的那个。
“可……这,我……。”孔银花语无伦次的说着,不清楚自己怎么表达才能隐晦一点,毕竟刚刚一口一句讨要孩子的人是她,现在反悔的人也是她,这不是丢人现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