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岁乐。”
“三有平安。”
“四得启慧。”
稀薄的微光里,床上枯坐着的萧元君眨了下眼。
他听着耳边实实虚虚的声音,皱了皱眉。
“你听到了吗?世安?”
“……”
无人回应。
萧元君落寞地掩下眼睫,在听清耳边的声音后,又转瞬染上欣喜,“你听,他们在为你喊岁。”
他用手梳理着纪宁的鬓发,自顾自的说着,“幼时母后曾说,给孩童喊岁,喊的越多,越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他一顿,欣喜悄然消失。
“对不起。”他拍拍纪宁的背,哄他原谅自己的失言,“我忘了,你小时候不在京都。”
“我知道了。”说到这,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特意压低了声音,
“定是你幼时纪夫人忙,忘了给你喊岁,所以你才总是生病,对不对?”
“……”
“一定是这样。”萧元君确信。
他低头吻了吻纪宁失温的嘴唇,凑在他耳边哄道:“没关系。我给你喊,我可以给你喊。”
他搂着纪宁的脖颈,将他往上抱了抱,如同幼时先皇后为自己喊岁时那样,他拍着纪宁的后背,一句一晃。
“五岁心悦。”
“六岁欢颜。”
“七求顺遂。”
“八愿无恙。”
万盏明灯举过头顶,照亮了半座城池。
众人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嘹亮。
“九岁无忧——”
“十十如意——”
“岁岁安康——”
“百年,无病无伤——”
萧元君干裂的嘴角被鲜血染红,但他浑然不觉。他看向纪宁的眼神里满是笑意,一字一句间,更是慎重珍重:
“百年无病无伤。”
“千载福寿绵长。”
“世安,我把我的千岁给你,你看看我好不好?”
叮啷啷——
叮啷啷——
空灵的铃声穿透黑夜,大雪骤停。
人堆里,彩衣道士杵着拐棍,手捧一盏莲花灯,他一面往府门前挤,一面吆喝道:
“都让让都让开!跟阎王抢人了!都让开!”
人群密不透风,道士手不得空,因而挤了半天都还在原地打转。
万幸,因他举止古怪,很快便引起了众人的留意。
余光瞥见一身彩衣,赵禄生腾地站了起来。
他再三确认对方是个道士后,直指着人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