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完了十遍《女诫》才被放出来的窦明一看见王映雪,立刻扑到了母亲的怀里,一面含泪喊着“娘亲”,一面偷窥窦世英和窦昭的表情。
窦世英面无表情,窦昭视若无睹。
窦明的心不断地往下沉,聪明地将告状的话给咽了下去。
王映雪抱了抱女儿,笑容勉强地低声吩咐窦明坐好,帮她盛了碗肉丝面。
窦世英铁了心不和王映雪说话。
用过晚膳,他和窦昭下围棋。
窦昭才不想卷入他和王映雪之间的纠葛里去,下了一盘,就打起哈欠来:“让高升来陪您下吧,我要去睡了。”她掩着嘴,含糊不清地告退,回了屋。
海棠一面服侍她洗漱,一面低声地道:“七爷问七太太,庞寄修给您送灯的事七太太知道不知道,七太太说知道,七爷就把七太太喝斥了一顿,七太太很委屈,说东西是送给您的,她哪里敢拦?七爷就说七太太和庞家沆瀣一气,七太太气得哭了起来,五小姐听到动静跑了过去,七爷就让两个粗使婆子把五小姐送到您这里来了……”
“好了,我知道了。”窦昭不感兴趣地应着,上了炕。
这种事,果然还是交给窦启俊更让人放心。
第六十五章后果
发生了庞寄修这件事之后,父亲的目光一下子转移到了内宅,他开始事无巨细地过问家中的一些琐事。可惜家里有窦昭坐镇,王映雪打理,他问来问去也没有问出什么能让他插得上手的事,气馁之余,他开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东跨院的修缮上,原本初夏就应该完成的营造,一直拖到了仲夏还在继续,倒惹得窦启俊没事就往西府跑,和父亲蹲在树荫下讨论梁上画什么彩画,门前立什么石雕,每次都说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王映雪不免嘀咕:“父亲说京都工部和刑部都还有缺,他已经写信给在工部和刑部任职的好友……时不待人,您是不是给父亲回个话。”
窦世英不以为然,一面喝着冰镇绿豆汤看着图纸,一面心不在焉地道:“不管是去工部还是刑部,总得经过吏部。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自有主张。”
靠岳父,在别人眼中是吃软饭;靠族兄,那是应该的。
王映雪不好再多问,就算是窦昭,也以为父亲早和五伯父商量好了,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兴致勃勃地听父亲和窦启俊讨论怎样借景,怎样堆垒假山,一副要把东跨院建成江南庭院的架势。
高升来找窦昭:“短短五个月,已经花了六万两银子。”
窦昭问他:“家里可因此而捉襟见肘?”
“那倒不至于。”高升小声道,“也花得太快了点,去年一年的收益都没了。”
“等他花光了西窦的储蓄你再来跟我说。”窦昭淡然地,“你总得让他有点事忙吧?”
高升苦笑。
窦昭望着院子里和父亲勾肩搭背的窦启俊,突然间眼睛酸涩。
母亲去世已经九年了,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过了九年。
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过。如果有个儿子,父亲会不会行事稳重些呢?
念头闪过,窦晓那无精打采的样子浮现在她的心头,她顿时一阵腻味,决定还是不管这件事。
可没想到,六月底,五伯父来了一封信,问父亲为何不上京候缺,还道,祖父已经去世,父亲应该支应起门庭来。这世间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窦家的人更应该紧紧地抱成一团才是,父亲不应放弃十年寒窗苦的艰辛。然后还隐晦地问起父亲的子嗣来,说,若是王映雪不育,他可以托五伯母留心,给父亲纳房身世清白的妾室,这样一来,等到将来儿子入仕,父亲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回乡做老太爷了。
父亲惊得一身冷汗,连夜回信给五伯父,说纳妾之事就不烦他操心了,候缺的事却提也没提。
窦昭这才知道父亲不去京都候缺完全是自己的主意。
她有意堵父亲:“您若是放心不下太太和窦明,大可带着她们一起去京都,我正好把崔姨奶奶接过来,让她老人家也享几天清福。”
父亲竟然认真地考虑道:“你说的有道理。不如我们一起去京都,把家里的事全交给崔姨奶奶帮着照看。”
和王映雪在一个宅子里同喝一口井里的水三年,已是窦昭的极限,让她继续和王映雪搅在一起?想都别想!
“我去京都,庞家的人恐怕更有借口到我们家走动吧?”
窦世英哑然。
窦昭趁机问起妾室的事:“……您身边也应该有个人照顾日常起居了。”
做为父亲,窦世英怎么好和女儿讨论这个问题。
他红着脸喝斥窦昭:“胡说八道些什么?是谁告诉你的这些?”
“五伯父不是在信里写了吗?”窦昭坦然而大方,“西窦总不能没有个儿子吧?”
父亲能为母亲孤身九年,再多的怨气,窦昭都消了。
窦世英赧然道:“你也看见了,我哪有时间天天盯着内宅?如果再纳一个人进门,不是糟蹋别人吗?再说了,就算是生下了庶长子,谁来教养?你看明姐儿,都成什么样子了!”
窦昭默然。
四月底庶吉士散馆,六伯父窦世横去了行人司,成了天子近臣。二太夫人十分的高兴,端午节的时候资助县衙办灯市,还把真定县略有头有脸的人都请到了家里来听戏。窦世英做为窦家的两榜进士,自然少不了他。
他带着一家人去了东窦。
不知道怎的,窦明和郎家只有七岁的八小姐打了起来,还把人家八小姐的头发揪落了一缕……事后,不管窦世英怎么问窦明,窦明的嘴巴紧抿,像紧闭的蚌壳,一句话也不说,郎家的八小姐也只知道哭,窦世英没有办法,只好亲自登门道歉,到今天也没有弄清楚窦明为什么和郎家的八小姐打架。
窦昭却觉得王映雪应该知道。
不仅王映雪知道,估计东窦的女眷大部分都知道。
诸家的五小姐,最后嫁给郎家的十五爷。
窦明和郎家的八小姐一言不合争了起来,郎家的八小姐跳起来就骂窦昭是“小娘养的”……
窦世英说到这里不禁后悔起来:“早知道你这么懂事,应该把你妹妹交给你带。现在却晚了,你今年已经十二岁,过两、三年就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