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世,她甚至不知道赵璋如的名字。
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个酥饼,她决定好好地和舅舅一家相处。
母亲喝了点酒,晚上她们就歇在了舅舅家,第二天一大早才往家赶。
“这下好了,”一路上,母亲嘴角都噙着笑,“我们寿姑也有个进士舅舅了。”
她的表情悠然,显得很舒畅。
窦昭为母亲高兴,她问母亲:“舅舅什么时候回来?”
“还要考庶吉士,”母亲笑道,“最早也要过了五月。”
“那我们是不是还来舅舅家?”
“是啊!”
“我喜欢表姐。”
母亲高兴地捧着她的脸直亲,小声叮嘱她:“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和你表姐她们是最亲的,知道了吗?”
窦昭点头:“比三堂姐还亲。”
母亲不住地点头,夸她聪明,到家的时候亲自抱着她进了二门。
院子里的丁香、玉兰花、芍药、西番莲、紫兰都开了,姹紫嫣红,如火如荼。人行其间,蜂飞蝶舞,暗香浮动。
母亲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口气:“今年的花比起往年来开得格外艳丽。”
“是啊!”俞嬷嬷笑得含蓄。
母亲的面孔却冷了下来。
窦昭不禁顺着母亲的目光望过去。
荷塘旁的凉亭里,坐着一男一女。
女的穿了件鹅黄色的春裳,笑颜如花地拿了把团扇,懒懒地依在凉亭的美人靠上,秀丽中透着几分潋滟的风情。
男的清俊隽永,笑盈盈地坐在凉亭中间铺了宣低的石桌前,正对着美人作画,眉宇间有不容错识的欢喜……和满足。
窦昭心中一紧。
母亲已沉着脸,目不斜视地朝前走去。
俞嬷嬷慌忙跟上。
身后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第二十章逝水
那天之后,母亲就病了。
窦昭很担心,每天陪着母亲。
母亲笑着摸她的头:“娘亲没事,很快就会好的。你自己去玩吧!”脸色却一天比一天苍白。
父亲来看她。
母亲主动握了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指修长、白皙、骨节分明,玉竹般的挺拔。
“我最喜欢你笑的样子了。”母亲把父亲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每次你望着我笑的时候,我就会想,怎么有人笑得这样欢快,这样无忧无虑?仿佛春日的阳光,让人的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大夫说你脉象平和,你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父亲红了眼睛,“等你好了,我每天都笑给你看。”
“傻瓜!”母亲抿了嘴笑,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个顽皮的孩子,还带着几分宠溺,“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高兴才会笑。你不高兴,自然就笑不出来了。不必勉强自己。”
父亲一愣。
母亲已笑道:“我就是想你来跟我赔不是,说你离开了我过得一点也不好。”
父亲愕然,随后讪讪然地笑:“你不理我,我是很不习惯。”
“我不在你身边,你只是不习惯而已!”母亲笑着打趣父亲,眼神非常的宽容平和,声音却渐渐低了下去,“我还以为,只有我在你身边,你才会笑得那样欢快。原来,别人也能和我一样让你开怀大笑……”
父亲没听清楚母亲说了些什么,他伏在母亲的床头,温声问母亲:“你说什么?”
“没什么!”母亲笑道,“就是有点累!”
“那你少说些话。”父亲握着母亲的手,“我在这里陪着你,等你睡着了再走。”
母亲点头,闭上了眼睛,很快睡着了。
听墙角的窦昭跑出来,将热炕上的小沙包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这算是什么?
和好如初?
念头一闪,顿觉泄气。
不好得又能怎样?
她还缺个弟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