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白夙清了清嗓子,作为一家之长开始言。
“我与你们娘去县城时,遇上了机缘,得到一些秘技,现在就教给你们,以后就是咱老白家的传家技艺!”
不管儿子们信不信,反正他们夫妻双人组说了算。
老大与老二,以及他们媳妇都无异议,唯爹娘马是瞻,实际上是他们不想思考,懒得动脑。
老三的目光却闪了闪,他脑子灵活,但识实务啊,不可能跳出来质疑。
下面两个孩子,几乎可以忽略,谁让他们小呢,没有言权。
于是,在当家人的强势下,这事就定了。
接下来是让几个儿子挑选技艺,至少是他们自己要感兴趣,不然,难道放着霉吗?
不出容伊伊所料,老大一家选了种桑养蚕,桑树种与蚕种都已提供给他们,平时就是培育喂养一下,多省事啊。
这两口子最憨直,力气一大把却最不爱动脑的,说白了就是头脑简单,四肢达。
老二一家选择了织锦技艺,这一门技艺,需要懂的东西就多了。
别看老二白林面上憨憨的,其实小心思也不少,不过是爱躲懒,很多事情不爱去想。
但他动手能力很强。
白夙都想好了,以后等他入仕途,职位升高一点后,给几个儿子捐个小官,把白老二扔工部去,肯定有所建树。
老三白海选了印染技艺,这一门技艺也复杂,还需不断创新,不然,肯定竞争不过别人,白海脑子活络,很适合这一块。
然后是老四白炎。
他虽然要走科举道路,但多一门技艺,也能改善生活水平不是吗?
等生活富足了,就不会去贪小便宜,不贪污受贿,仕途会走得更远。
所以。
容伊伊教给老四的是图样设计,即使他目前不会自己设计,但有足够多的设计图稿,一月卖一幅也足够养他一辈子了。
最后是制衣,教给白菟。
至于绣技,只要是女人,都必须要学的技艺。只是,技法有侧重点而已。
说起来,古代的女人确实比较弱势,因为女人早晚要嫁人,除非没有儿子招赘。
不然,很多传家的技艺都不会教给她,当然,只传女的技艺除外,如刺绣等等。
容伊伊虽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但入乡随俗,像织染技艺还是留在白家比较好。
不过。
如果白菟能把绣技制衣好好掌握,足够她在夫家站稳脚。
当然,想完全学会这些技艺,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行的,需长期学习与实践才行。
这个不着急,一步步来。
大溱朝规定,官员是不能经商的,商户也不能参加科举。但如果把商铺产业,挂在妻子嫁妆的名下,这就完全没问题了。
要不然。
那些当官的光靠俸禄,连送礼走关系都不够,让他们喝西北风吗?
容伊伊与白夙已经计划好了,他们会买下一座山,专门用来栽桑树。
山下再建个大庄子,用来养蚕,山林田地与庄子这些是不动产,记在官员名下也无妨。
白家这一项,就由老大白石一家管理,水田旱地是要种粮食的,这是朝廷规定死的,不能种其它占用耕地。
再给二房弄一个织坊,给三房建一个染坊。
回头都挂到容氏嫁妆的名下,等分家后再分到各房。
老四还是先专心读书吧,等他成亲时,置办什么营生,再做打算。
老闺女也同样,以学习为重,回头请个先生,专门教家里女孩们琴棋书画。
厨艺可由胡氏教导,女工绣技由陈氏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