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夙去摆摊,卖鸡蛋与干蘑菇,容伊伊去卖绣品。
没想到,三儿媳陈氏的绣品,其中两条绣着喜鹊登梅的帕子,就卖了一百文钱。
从原主的记忆中可知,小儿子的束修,多半是从陈氏卖绣品攒的。
因没有分家,大家挣的钱都归公,古代婆婆掌握着管家大权。
陈氏每天以做绣活为主,哪还有什么时间干别的活,在外人眼里居然就是好吃懒做?
呵呵!
容伊伊觉得。
白家的几个儿媳妇都是好的,比村里那些妇人好上几十倍。
可恶的是,她们前世竟然被女主炮灰。
难怪原主宁愿付出几世积累的功德,也要救她们一回了。
卖掉所有绣品,差不多五百文,小半两银子了!
容伊伊敢说,整个芭沟村的巧妇,都没有人比得上陈氏的绣活手艺,只是,白家低调,没有宣扬。
今天时间足够,等白夙卖完鸡蛋与干蘑菇,容伊伊与他逛起集市。
买了盐巴等必备品外,还买了糖霜、酱油、醋等调味料。
这里的农家比较穷,很少用到酱油,近两年风调雨顺。
农家的生活还好过一点,要是遇上灾年,卖儿卖女的都随处可见。
牛头镇的集市不大,一会就逛完了,想挨到下午都很难,因为集市在中午基本都散了。
无奈,容伊伊只得与白夙准备回家,走到半路时,他们决定绕一绕。
进山逛逛,从山那头绕回芭沟村,这可方便了容伊伊。
她开启系统的摄录功能,一边走一边摄录。
等到傍晚下山,她基本把这一片山区,都摄录完了。
嘿嘿!
还真现不少好东西,绝壁能家致富的。
但她不着急,回到芭沟村,天已擦黑,大儿子白石,早在山脚等着了。
容伊伊与白夙在半道上拐弯时,就多等了一会,遇上同村的让给儿子们捎了个口信。
不然,他们该着急了。
“爹,娘,你们咋还打了这么多野味啊?”
白石见父母肩上手上都挂满野味,满心欢喜。
大儿子与二儿子都是忠厚老实人,他们不爱读书,干农活却是好手。
三儿子倒是脑袋活泛,算数学得不错,只是脑子不用在读书上,白夙觉得,可以再培养他一下。
小儿子今年才十三。
等他成长起来,还有的等。
所以,除了白夙与小儿子要科考外,三儿子最好也能考个秀才。
上阵父子兵嘛!
白家族人中,也有三个秀才,这都是助力。接下来就是赚一大笔银子,好解决后顾之忧。
白石连忙上前帮忙。
且看白夙身上扛着的,野鹿两只,还挂着四只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