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却总是会觉得你是在利用慈善的名义来谋取私利,认为你是在极其精明地赚钱,他们完全不领情,甚至还会对你产生误解和偏见。
既然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和反应,那还不如干脆放弃这种传统的做慈善的方式,转而直接利用现代化的机器来生产,这样或许会更好一些。
哪怕别人知道了这是由机器生产的,也应该理性地考虑到一个产品的价格问题。
只要产品的价格公道合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
“机器来包饺子?”
听到这个提议后,在场的几人基本上都露出了同样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对此都感到相当的惊讶和好奇。
“还有这样的机器吗?”
他们不禁纷纷出疑问。
“当然有啊,”易不凡耐心地解释道,“机器不仅可以用于毁灭和破坏,同样也可以用于创造和生产,比如包饺子这样的精细活。”
“这无非就是需要我们动一些脑筋,研出合适的机器罢了。”
他接着说道:“而且,我们也可以把之前卖的那些元宵,以同样的机器生产方式来进行加工和销售。”
“这样一来,咱们的食品工厂不就又多了一样热销的产品了吗?”
“到时候,咱们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兴隆,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抢我们的生意。”
易不凡信心满满地说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最后,他笑了笑,用轻松的语气安抚大家,让大家安心,不必过于担忧和焦虑。
“真要是像你说的那个样子的话,那咱们的食品工厂里面岂不是生产的东西就多了去了!”于海棠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你看啊,就像现在这些咱们自己做的肉丸子,还有那些香喷喷的煎包子,不都能在工厂里哗哗地生产出来吗?”
她越说眼睛越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机器轰鸣的场景:“那那些汉堡、炸鸡、薯条之类的新鲜玩意儿,是不是也都能行啊?”
于海棠在听了易不凡描绘的前景之后,自然是眼里边冒金星啊,心也跟着扑通扑通跳。
她飞快地盘算着:要是这些吃食全都能用机器生产的话,那可比自己动手辛辛苦苦一个一个捏、一个一个煎的效率高多了去了!
这得省下多少人工和时间啊?
效率上去了,产量大了,那挣钱的度还不是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肯定更多了!
而且,她想到更远的一层:机器生产了之后的话,这些东西似乎也是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只要包装好了,汽车一拉,火车一运,天南海北哪儿不能去?
人们来买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非得直接跑到他那小小的店铺里边来才能吃到。
说不定,街角的小卖部、供销社的柜台,甚至隔壁县城的集市上,都能摆上咱们工厂生产的货!
“这法子。”于海棠激动地拍了下大腿,“比咱们吭哧吭哧再重新开几家店,好像扩张的度还要快,还要省劲儿呀!”
“卖当然是可以卖呀。”
易不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笃定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