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然后李君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房玄龄详细的了。
房玄龄听完道:
“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如果能成,对咱们大唐是件大的好事,只不过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成。微臣实在是无法判断。”
“爱卿以为,朕把这个秦明召进宫,仔细询问下,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微臣理解您心系百姓,盼着早点得到准备的答案,但是召见这个秦明庄主,臣认为不妥。
听李将军的意思,这件事已经传的满城皆知,如果宣召他入宫,万一来年此事不成。那有损陛下英明。
稳妥起见,明正好是休沐,不如微臣以粮商的名义去拜访下这个秦明庄主,探听下虚实。
陛下您这样可以吗?”
李世民听了高欣:
“嗯,是朕欠考虑了,爱卿的主意不错,朕也许久未出宫了,明便于爱卿同去。”
翌日清晨,一辆马车缓缓的驶出了长安城,马车后边还跟着十几个护卫打扮的人。
车上做着的正是白龙鱼服的李世民和房玄龄。
临近中午的时候,马车行到了秦家庄,李世民掀开车帘果然看到,庄子大大的田地了,满是在忙着耕种的佃农。
李世民道:“玄龄,你看,朕还是第一次看到,秋有人在田里耕种。
如果这个事情能成,朕一定亲手写一面匾额送到这个庄子上,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是,确实,微臣昨晚一直在想着这事,盼着那个秦庄主能给咱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两人着,马车已经行到了,秦家庄的河边。
;河边做着一个青衫少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手里拿着一根钓竿,身后还站着一个丫鬟,丫鬟嘴里正喊着
“公子,有鱼咬钩了,快起竿。”
李世民,道:
“好一个翩翩少年郎,走玄龄咱们过去问问,看他们能不能带咱们去秦庄主家拜访。”
着便和房玄龄走下了马车。
河边钓鱼的少年,正是秦明,这会他和婉儿也注意到了,桥上的一行人。
看着一行人穿着打扮就知道,他们不是附近庄子的人,应该是从外地来的。
居中的两个人应该是这群饶主事人。尤其是走在前面的中年老帅哥,走路龙行虎步,一副很有派头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只见二人走到,他和婉儿面前道:“少年郎,你好,我们是外地来的粮商。
我姓李,身边这位是我的管家老房,我们是过来收粮食的,听这个庄里,田地最大的是秦家,你能带我们去拜访下吗?”
秦明听了就是一愣,没想到这群人居然是找自己的。反应过来后答道
“二位先生,你们好,我叫秦明,我应该就是你们要找的人。不知二位先生是从哪里来?”
这时一边的房玄龄答道:“哦,我们是长安的粮商,不知郎君现在是否方便,我们有些事找你聊聊。”
秦明看这两人面像不像是坏人,而且在后世时,秦明一直坚信一句话,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为人一直比较豪爽。
于是便道:
“方便,你们看这样,马上也中午了,如果二位先生不嫌弃,可以到我家吃个便饭,咱们边吃边聊。”
“好的,那我们就叨扰了郎君了。”
着,秦明和婉儿便带着李世民和房玄龄往家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