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看到静安的摊子越做越大,也替静安高兴。她跟静安去装修商店,定做了牌匾,买了四个大字:开业大吉。
还做了一些字,什么韭菜盒子,馄饨,冷面,挂面,把这鞋字,都贴在铁皮屋子上。
小吃部的牌匾,没想好名字。
二平说:“我看别人的小吃部,都用自己的名字,自己名字不会跟别人重复。”
静安说:“叫静安小吃部?”
二平说:“挺亮堂,挺好,就叫静安小吃部。”
静安小吃部,开业了。
父亲用长长的竹竿,挑起一串红色的鞭炮。父亲抽了一根烟,用火红的烟头,点燃了炮仗捻儿,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
父亲笑着说:“静安,你爸我属龙的,给你开业放鞭炮,你的生意肯定龙腾虎跃。”
静安心里说,可别打架。
母亲连忙说:“红红火火的,肯定生意旺。”
静安小吃部开业这一天,父亲没有出摊,母亲没有开店,都来到静安的小吃部帮忙。
这一天,静安挺忙乎的,累也快乐着。
煮的o袋冷面,很快就卖空了。烧饼也没了。煮熟的鸡蛋也卖光。
父亲马上骑着自行车,去帮静安上货。父亲回来的时候,蹬自行车蹬得飞快,汗水顺着两鬓往下淌。
父亲很细心,帮静安买了冷面,又买了烧饼和鸡蛋,还买了大葱和香菜。
黄瓜又没了,韭菜也没了,父亲骑着自行车就去买黄瓜买韭菜。
母亲扎着围裙,抡着擀面杖,帮静安烙韭菜盒子。
母亲热得也是顺脖子淌汗,母亲干脆脱了衬衫,穿着半截袖干活。
母亲笑着说:“静安呢,要是生意天天这么好,买个电风扇吧,你干活也不遭罪。”
静安舍不得钱买电风扇,她还想存上钱,把铁皮屋子的钱给李宏伟。
李宏伟也帮了父亲的忙,从父亲手里买了很多草垫子。他的工人也有很多,是从农村上来的,搭了工棚,工人有住宿的地方。
傍晚的时候,静安的婆婆忽然出现了,她牵着冬儿来的。
冬儿的脸上肿了一块,磕破了一块皮。
冬儿一见静安,委屈地哭了。
静安连忙把冬儿抱到怀里:“脸怎么了?谁碰的?”
婆婆说:“自己摔的,磕在凳子上,你问她是不是?”
静安没问冬儿,因为冬儿一直掉眼泪。
婆婆的小铺就在马路斜对面,听说这里开了一个小吃部,叫静安小吃部,她来看看,果然是静安开的。
婆婆很喜欢这个铁皮屋子,问静安是从哪里买的。静安没多说。
婆婆要带冬儿走,冬儿不走。
静安说:“冬儿奶奶,让她留在这儿吧,你一会儿把冬儿的书包送来,我明天送她上学。”
婆婆答应一声走了。
婆婆走了之后,母亲问冬儿:“脸咋磕的?谁揍你了?”
冬儿小声地说:“阿姨推的——”
静安的眼泪一下子就迸溅出来:“你去爸爸的新楼了?”
冬儿点着头,眼泪也噼里啪啦掉下来,她紧紧地搂着静安的脖子:“冬儿要和妈妈在一起。”
静安说:“你爸爸看到你磕了,说啥了?”
冬儿说:“骂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