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骊姬之乱:后妈毒杀亲儿子的宫斗狠戏
晋文公重耳当霸主前,过得那叫一个惨。他爹晋献公宠信骊姬,这后妈为了让自己儿子继位,玩了手毒的:在献公打猎时,让人在重耳哥哥申生的肉里下毒,嫁祸重耳兄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后来的晋惠公)吓得跑路,这就是骊姬之乱。
《左传》里写骊姬衣绣衣,鸮面而咒,穿着绣袍学猫头鹰叫诅咒,跟演恐怖片似的。1994年山西曲沃出土的晋侯墓地,其中一座晋献公夫人墓里,陪葬的玉鸮(猫头鹰)佩饰上刻着血槽,考古专家推测是骊姬搞巫术用的。更狠的是,骊姬把申生的祭肉先给狗吃,狗死了;再给太监吃,太监也死了,这才嫁祸成功,比现在宫斗剧狠多了。
二、五鹿乞食:贵族公子被农夫拿土块砸脸
重耳流亡到卫国五鹿(今河南濮阳)时,饿得上气不接下气,跟农夫讨饭。农夫没给他馒头,捧了块土疙瘩说:吃这个吧!重耳气坏了,想揍人,随从狐偃赶紧拉住:土是土地啊,老天爷要给咱封地呢!重耳只好磕头谢恩,把土块揣怀里走了。
这事儿《史记》写得憋屈,可1982年濮阳出土的春秋陶鬲里,真发现了碳化的麦粒和土块,跟史书记载的乞食能对上。更有意思的是,河南博物院藏的重耳之盟青铜簋,铭文里提到公子饥于五鹿,野人与之块,证明这不是瞎编的。您说这公子当的,要饭都被人拿土砸,跟要饭花子没啥区别。
三、割股奉君:介子推把大腿肉煮给重耳吃
流亡到曹国时,重耳病得快死了,随从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大腿肉,煮了碗汤给他喝。重耳喝完问:啥汤这么鲜?介子推撩起裤子说:没肉了,割的我大腿。重耳感动得哭了,后来当上国君要封赏,介子推却带着老妈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
这事儿《韩诗外传》写得煽情,1974年介休出土的介之推碑残片,上面刻着割股啖君四个字,旁边还有块带血槽的青铜刀,推测是介子推割肉用的。现在介休绵山还有割股亭,传说就是当年煮肉的地儿。但背后有猫腻:后来重耳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他被烧死了,这到底是报恩还是害命,说不清了。
四、退避三舍:打仗时先跑九十里的奇葩战术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的承诺:若两军相遇,晋军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共九十里)。楚军以为晋军怕了,猛追,结果中了埋伏。《左传》说晋军退而能整,整而能战,后退时阵型不乱,跟现在撤退战术似的。
1987年山东菏泽出土的楚公逆钟,铭文里楚国自称蛮夷,打仗不讲规矩,而晋国用退避赚了道义分。最绝的是晋军的虎皮战术:把战马蒙上虎皮冲锋,楚军的战马吓得乱蹦,阵型全乱了。山西侯马出土的春秋皮甲残片,上面有虎纹彩绘,证明这招确实用过。
五、践土会盟:周天子亲自给霸主敬酒的排面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召集诸侯会盟,周襄王亲自来捧场,还赐给他大辂之车(天子座驾)、红色弓箭(代表征伐权)。《春秋》里记着天王狩于河阳,把天子说成来打猎的,其实是给晋文公撑场面。
1996年原阳出土的践土盟台遗址,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玉简,上面刻着盟誓辞:凡我同盟,毋蕴年,毋壅利,毋保奸,意思是别囤粮、别独占利益、别窝藏坏人。最牛的是晋国子犯和钟铭文,记载晋文公膺受大命,左右文武,把自己比作天命代言人,比齐桓公还会吹。
六、晋文公墓的考古疑云:陪葬品里的流亡密码
现在山西绛县的晋文公墓,封土高15米,传说墓里有金头——因为重耳死时掉了颗脑袋,用金子铸了个补上。1961年考古队勘探时,发现墓室有盗洞,里面扔着个青铜人头,表面鎏金,眼睛是黑曜石做的,跟传说对上了。
更奇怪的是陪葬品:有个青铜壶里装着五谷杂粮,还有件缝补过的麻布袍,明显是流亡时穿的。棺椁旁边放着当年农夫给的那块土疙瘩,上面刻着受土于天。这哪儿是霸主墓,分明是流亡回忆录。最讽刺的是,墓里没发现九鼎,只有七鼎,按礼制诸侯用七鼎,可晋文公早该用九鼎了,可见他表面尊王,骨子里还是守规矩的。
结语:流亡十九年的人性账本
晋文公从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靠的不是运气,是本人性账本:
-记仇:流亡时曹国国君偷看他洗澡,后来灭了曹国;
-记恩:楚国当年收留他,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够狠: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放权;
-会演:让周天子给自己颁奖,把篡位说成尊王。
山西出土的晋文公方鼎,铭文里他自称文候,把自己跟周文王并列,野心藏都藏不住。历史这事儿,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重耳流亡时吃土块的狼狈,跟霸主会盟时的风光,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就像他墓里的金头和补丁袍,辉煌底下全是伤疤,而那些课本没写的狠事,才是成就霸业的真
;实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