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原以为要去南越和亲,在屋里哭了几天。父亲竟外放出去,太太也不为她走动,探春原觉得天都塌了。今早又听说,皇上要打南越了,不和亲了,探春的心境顿时乌云转晴,不但不哭了,还止不住地笑。
探春这会子见到黛玉,眼泪又出来了:“林姐姐,我的事让岩哥哥出征南越,把你们的婚事都耽误了……”
黛玉给探春递了帕子,柔声道:“妹妹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引。岩哥哥在,就不会让我礼朝的女子去和亲。我也不愿意的看我朝被南越欺负的。”
探春擦罢眼泪,失笑道:“林姐姐说得跟花木兰似的。”
黛玉亦笑道:“悄悄告诉妹妹,此番,我就要去做花木兰了。”
第87章黛岩婚事(1)
探春听黛玉说要做花木兰,讶异万分:花木兰可是混在军中,都没人看出她是女子的体格,上阵杀敌,巾帼不让须眉。
探春道:“我想着林姐姐骑马佩剑的样子,我就又想起另一个人了。”
黛玉以为探春又拿她和李岩打趣,脸微微一红,随即用团扇遮住,问:“三妹妹想起了谁?”
“张飞。”探春笑着道,“要林姐姐提剑,不就跟让张飞绣花一样吗?”
黛玉失笑道:“我去南越,非携马引弓,而是去提药箱子的。”
探春听后更是讶异了,“林姐姐真的要随军去南越?姑姑可同意了?”
“刚刚去找了大嫂子,她正说服我母亲呢。”黛玉的目光投向窗外稻香村的方位。
探春笑了,“大嫂子点子多,她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母亲最听大嫂子的劝了。”黛玉亦是笑。
两人说笑一阵,探春叹息道,“但凡太太也能如姑姑一般听劝,我也想走出去。”
黛玉按了按探春的手,道:“以后有的是机会。三妹妹切放宽心。跟大嫂子一起好生打理生意,明年跟三妹妹讨份儿大礼。”
*
诸人在贾母跟前又热闹了一番,但老人家上了年纪,眼见着就乏了。贾母被鸳鸯扶去休息,李莞将贾敏约去了稻香村喝茶。
李莞将黛玉想随军的意思跟贾敏复述了一遍,不增不减,只说黛玉说过的话。“姑姑,玉儿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贾敏手里的茶杯顿了半晌,随即又不急不缓地稳稳端起。她品了品茶,对李莞道:“母亲最爱喝这洞庭湖出产的老君眉了。我原是不喝这茶的,觉得这茶性太温。现在喝起来,便觉入口回甘,别有一番滋味。到底是上了年纪,转眼一看,玉儿都什么大了。罢了,她有她的主意,我若要强拦她,平白生些不高兴来。就是……”
李莞听贾敏的意思,似乎是同意黛玉随军去打南越了。但见贾敏眉间有忧虑之色,李莞忙只道她是在担心黛玉。
贾敏继续道:“有岩哥儿这个护国柱石在,我是不担心的。但是玉儿就这么去,终归是未出阁的女儿,也说不过去。若是把婚事提前,这一个月得操劳亲家,我又过意不去……”
李莞喜道:“姑姑放心,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保证办得让姑姑满意。”
李莞知道贾敏是个心思通透的人,但没想到她开明至此。就是放在后世,也是难得的开通。
“宫裁,你可要注意身子,别太累着。可不要大办特办,又在这个口子上……”贾敏道。
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广开鸿儒,召集贤才,修河堤,治水患,平西北,办了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太上皇晚年留下了诸多鄙政,如今的国库捉襟见肘。眼下要打南越,朝廷正值用银子之际,皇上的目光早就盯向了四王八公这些旧功勋,以及其盘根错节的网脉。皇上把忠顺王这个当朝第一权臣,放到户部,追讨官员欠国库的银两,就是有要整治四王八公的意思。
当然,贾家这些年由李莞掌家。悍妇主持中馈,一家都很是消停。况贾家也未在朝廷核心多年,国库的门都摸不到,更谈不上欠国库的银子。此时的整治,还轮不到贾家。
“知道,姑姑放心,我一定把婚事办得热热闹闹的,既不铺张,又温馨。”李莞道。贾敏说的风口,便是如今的局势。
贾敏听李莞如此说,这会子,眉眼是真的舒展开了。元妃省亲就是李莞办的,外边看着体面,里边也没有耗家底。当初跟元春一起省亲的吴贵妃和李贵人,一个在城外买地修盖省亲别院,一个在家里耗巨资动工破土。两家耗尽家资,家主在外敛财变本加厉。如今,吴家和李家,和很大一部分朝廷高官一样,正在四处在筹银子,来填补国库的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