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的白眼差点就翻到了天上。心道,小门小户出来的邢氏就是眼皮子浅。前儿刑部的人来莫把人的魂都给吓没了。今儿不知怎地,那来收赃款的刑部侍郎竟然跟李家哥儿一起来了。不管李宫裁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在刑部的活阎王面前摆阔,那是真不想活了。
李莞并不是此般想法。她从李岩那里打听到满庞的家事后,便问李岩,“那中秋的家宴按照李家待客的规格摆,可好?”因为贾家平日的饮食习惯,精致的有些过头了,不见得有多好吃,人力物力是俱废的,别的好改,饮食却难改掉。李莞就不适应这种油腻的饮食,所以她单开了小厨房,在自己园子里吃。李岩也说,“满庞是个对日常一应从简的人,饮食也喜清淡。按李家家宴招待甚是和他意的。”
于是,便有了这顿在李莞看来十分健康,在邢夫人看来十分平凡的家宴。
王熙凤笑着说:“老太太前日吃腻了食,说想吃些新样儿的。”
老太太这些时日没有胃口是众所周知的,却非吃停了食,而是被甄家抄家弄得浑身不自在。
邢夫人被自个儿的媳妇儿这么一说,便不再说话了。
饭罢,贾母着了个借口,说要回去休息。邢夫人、王夫人送贾母回去。
宝玉、三春、湘云、宝钗、宝琴几个办诗社作诗。李莞和王熙凤做客围观,主要是照顾姊妹们一应吃喝。李岩跟满庞也应邀在列。贾珠小坐片刻,后素云来报,说柔姐儿不肯睡觉,贾珠便先回去了。
贾家的诗会很是热闹,湘云、探春、宝琴三人斗诗斗得不亦乐乎。宝钗虽不参与斗诗,也是妙语连珠。年龄尚小的惜春,拿着毛笔在画诗会的场面。宝玉虽然说自己是最不会作诗的,但诗作却得到了满庞的认可。
迎春亦如往常一般,静悄悄地在一旁看着家中姊妹们热闹,一边吃着手边的糕品。今儿的糕品跟往日不太一样。减了油,又减了糖,似乎是大嫂子特别重制过的,和她铺子里卖的,以及家里做的,都不一样。
满庞注意到了一旁静静地吃糕点的姑娘。她肌肤微丰,合等身材,鹅蛋面庞,两腮如新荔枝一般。她将面前摆着的十几道碟子里的糕品依次尝了个便,一边尝还一边在想,思索过后竟还自个儿在那儿点头。
满庞笑了,诗会确实热闹,却敌不过那吃糕点的姑娘有趣儿。这十几道糕点都吃下去,竟也不怕腻道。
满庞正想着,李岩便递给他一块糕点。
满庞咬了一口,竟然不甜不腻,还有淡淡的豆香和花香。顿时,他也想跟那姑娘一样,把桌上每一道不同的糕点都品尝一遍。却又碍着客道,始终无这般行事。
在贾家热闹一番后,李岩跟满庞打道回府。
两人在马车里聊着天。
“今天感觉怎么样?”李岩笑着问。
“贾家的哥儿可惜了。”满庞道,“诗做得不错,怎么就不去科考呢?”
李岩原本是想问满庞对贾家二姑娘迎春的感觉,谁知满庞首先便说道宝玉了。李岩原来也是这么觉得,宝玉挺善良而且有灵气的一个孩子,生生被父母捆在身边,成天跟家中兄弟姊妹混在一起。
“怎么对宝玉那么感兴趣了?”李岩问。
“我刚看贾宝玉时,都吓了一跳,竟然跟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跟照镜子似的。”满庞道。
满庞是刑部的人,甄家人来京问案,满庞见过了的。
李岩若有所思。她姐姐李莞很早就告诫他,不要和旧功勋,尤其是四王八公的人走很近。姐姐这些年在贾家除旧弊,这次又首先上缴了甄家的赃款,让贾家免于祸事。贾家应是能有一个好结局的。
满庞提到甄家便见李岩心事重重,于是转移了话题。“贾家的菜品很好吃,清淡可口,跟我想象的很是不一样。”
李岩笑着问:“知道你的喜好。特地为你准备的呢。”
“我有那么大面子?”满庞笑着问。
“当然。”李岩问,“除了宝玉,今日遇到的妹妹们,觉得怎样?”
两人聊着聊着,马车就行了一半的路了。李岩就直接问他的同窗了,回头还要跟姐姐姐夫复命。
“云妹妹淘气爱笑,宝钗妹妹心思缜密,宝琴妹妹见识很多,迎春妹妹文静善良,探春妹妹勇毅果敢,惜春小妹妹颇有些清冷。”满庞道。
李岩笑着道,“老太太很看好你,想招你做孙女婿。要我问问你的意思。”
“啊,这个……”满庞也没有想到李岩会如此直接,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他。
“我们习武之人,跟你们提笔之人不一样。战机都在转瞬,吾辈习惯单刀直入。满兄不要介意。”李岩笑着道。
满庞喜静,其实跟二姑娘的性子最为接近。李岩觉得贾家老太太是很有眼光的。
满庞道:“某家境清贫,之前没有想过娶高门女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