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能不能救,恐得先停药,再做调理了。”
李莞想起祖母,还不知她老人家得知此事后,会如何,身体能不能扛得住。她搅着手中的帕子,心中一阵乱。
“大嫂子,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尽我的绵薄之力。”黛玉道。这是她头一次见大嫂子如此惊慌失措。平日里的大嫂子可都是家里的定心骨啊。黛玉推测,事情肯定不简单,而且跟大嫂子息息相关。
李莞想到太医院的院判都夸黛玉,是个有灵性的姑娘,凡事一点就通,医理药理更是过目不忘、触类旁通。
李莞握着黛玉的手,感激地道:“姑娘,我家祖母,还得有劳姑娘相护。”
黛玉忙问:“祖母怎么了?”一时又觉得失口喊错,只是定婚,依礼该喊“老太太”或者才是,还未到改口喊“祖母”的时候。遂又红着脸,问了一声,“老太太还好吗?”
李莞心道,其实黛玉喊李老太太祖母也无妨,随着她表兄贾珠喊“祖母”也不逾制。李莞未免黛玉担心,而且去了李家,什么事也都知道了。李莞索性就把李家二叔之事跟黛玉*讲了一遍。
“姑娘,我李家向来家风严明。只是我二叔早年体弱多病,我祖父母未免就娇纵了他一些。谁想到,二叔竟荒唐了一辈子。打二叔的事情之后,我家对子女的教育就更严了。这样的荒唐事儿,是断不能出现在我家里。”李莞解释道。
黛玉温声道:“大嫂子,我知道。我们跟宝玉表哥告辞,然后一同去看老祖宗可好?”
李莞连道两声“甚好”。
李莞跟黛玉二人回到红香圃,远远望见林之孝家的等一行人,带着个媳妇,正在探春跟前讲话。
探春正在和宝琴下棋,手里还捏着一枚未落定的棋子。
探春见李莞来了,忙道:“大嫂子这不来了么。”
林之孝家的见李莞,忙行了个礼,便指着那媳妇讲了事情的经过。那媳妇是惜春处的小丫头彩儿的娘,如今在大观园做事。说是嘴很不好,搬弄是非,给林之孝家的听见了,便送来见李莞。林之孝家的没寻到李莞,便先告诉了探春。
探春的意思,也是这样的人,留不得了。
李莞点头,表示认可。
探春又道:“明儿太太回了,回明了再定夺。”
探春还是很乖的,大事有商量,也尊重王夫人这个嫡母。王夫人断不会留彩儿的娘这种事儿多的人,探春也不省这个过场。
李莞跟黛玉问过宝玉的去处,二人便去寻宝玉。
但见他站在花下,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莞跟黛玉便迎上前,跟宝玉说明来意。
“李家祖母她……”宝玉正想再问,正巧袭人也往这边来,手里还捧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上边放着两钟新茶。
李莞这天心焦,胃口不好,忙道:“我不吃茶。”恐茶伤胃。
宝玉拿了一盅茶。
宝钗见他们几人不知在说什么,也来跟黛玉一处。
袭人手里托着的洋漆盘里,还剩一杯茶,她道:“哪位渴了,哪位就先接去,我再去倒。”
宝钗笑着说:“我不怎么口渴,只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她便拿起茶喝了一口,将剩下的半杯递到黛玉手里。
李莞被宝钗的这波操作给惊到了。宝钗还真是不讲究,刚刚说是拿茶漱口,敢情将漱口剩下的半碗茶给黛玉。
袭人笑着说:“我再去倒。”
黛玉道:“我脾胃弱些,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罢,她也不计较被宝钗喝了半钟,竟是将那余下的半钟一饮而尽。
黛玉此举让宝钗、袭人,以及宝玉都不尴尬。真好。
这一幕刷新了李莞对黛玉的认识。她除了聪慧通透,还有非常好的修养以及直抵人心的善良。
李莞跟黛玉辞别了宝玉等人,套了辆马车又去李家。
“宫裁,你怎么把林姑娘带回来了?”李母悄悄问李莞。
李莞便把探得李家二叔的事告诉了李母。“二叔的事,还不知道祖母经不经得住。林姑娘想来看看祖母,给祖母调些汤药护着。我知道母亲担心二叔的事会对岩哥儿跟林姑娘的婚事有影响。母亲且放心,林姑娘心里清楚着呢。二房是二房,我们是我们。再说,您和父亲把婶婶跟两个妹妹接来一起住,我们对得起二叔一家。林姑娘明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