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也是去长安最近的一条道,在那里有驿站,还有一个集市。
叫子午集。
那里虽然萧条
;,但大路两边的铺子很多。
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就是从这条道走过进入的长安。
(ps:明嘉靖二十五年正式设集,属华林乡子午里)
所以,这条北接长安又南接南山的道路叫做子午道。
有人说这条古道名字的由来是从汉朝传下来的,也有人说它的名字是王莽起的。
余令去拜访的艾主薄就住在这里。
紧挨着艾主薄的家就是驿站。
驿站很大,门口的石槽就有数十个,拴马石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可见当初的辉煌。
现在。。。。。。
现在,只有少数的几个里面还有清水,好似在等候着远归的人。
小肥去开药余令很放心。
用他娘的一句话来说他爹这般大的时候都开始养家糊口了。
十五岁的时候她和小肥他爹就完亲了。
小肥觉得娘说的对,他现在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人了。
本身离得就不远,小肥还有驴子代步,半个时辰小肥就回来了。
手里拎着的药像是拎了一大包糕点。
“多少钱?”
“没要钱!”
“啥?”
小肥喘着大气把始末讲了一遍。
原来在山上时那汉子给的一棵树是一个年份很不错的黄芪,药铺子刚好需要这味药。
就用药草的钱抵了开药的钱。
不但抵了,小肥还混了一大碗加了药草,可以去暑的茶水。
这把小肥乐得不行,直言下次有药草还来他这家。
小肥走了,店家开心坏了,一碗茶水,换取了亲近,店家期待小肥下次的光临。
小肥和如意又跑了。
在屋后山插柳树枝的刘玖也想去看看,手中的柳枝一扔也跟着去了。
三个人撅着屁股朝着身后的南山跑去。
余令想着小肥的话,他觉得小肥应该被坑了。
药草这东西年份越久药效就越好,那么大的一颗黄芪……
老天爷,野外生长的黄芪啊,
唉,造孽呦。
望着闷闷在河道里抓螃蟹,余令的心思动了起来。
山里的日子苦,没有衣服穿兽皮。
山里人羡慕山下人的衣服,山下的人想方设法的去弄兽皮。
因为进山不易,打猎不易,兽皮的价格比布匹的价格高。
越是稀有的猛兽,越是完整皮也就越贵。
余令在京城的时候就知道。
苏怀瑾他戴着那双皮手套价值十两银子,就这还不是最好的。
他说辽东老林子的熊皮子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