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引人怀疑,苏轻依旧如往日那般去书房给“司北安”送糕点,而后在屋中待了一会儿方才离开。
一切看似正常,但谁能想到,真正的司北安早已不在府中…
这日早朝,景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殿下的群臣。
他轻咳一声,目光扫过殿内站着的众人,神色有些忧虑。
“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事要与众卿商议。”
殿内群臣纷纷拱手回道:“陛下请讲。”
“昨日朕收到常新县知县递交上来的折子,常新县近日山匪猖狂,山匪时常下山掠夺百姓钱财与食物。由于那帮山匪人数众多,又个个身手不凡,常新知县拿他们没办法,故而想请朝廷派兵剿匪。”
景文帝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后开始相互与身边之人小声交谈起来。
有的站出来,提议让景文帝立马派兵前去常新县剿匪。
而他这话才说完,便立刻有人站出来反驳。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先派人去了解情况再做决定,毕竟这帮山匪已经存在多年,一直不曾被剿灭,这就说明他们有一定的实力,不可小觑,万不可轻易冒险。”
“那爱卿有何好的意见?”
“我们可以先派人前去熟悉那里的地形,了解山匪的人数,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到时便可以将这帮山匪一举剿灭。同时,也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爱卿此法不错,但如此一来,便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陛下,微臣认为此举不妥。”吴国公出声反驳。
景文帝微微眯起双眸,犀利的眼神看向出声的吴国公。
“哦?那吴爱卿有何更好的法子?”
吴国公心头一紧,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压力,但他依然从容地站出来,拱手回道:“回禀陛下,方才李大人所言确实可行,然而,常新县的百姓却无法等待我们制定出如此周密细致计划所需的时间。时间拖得越久,那里的百姓面临的危险和损失也就越大。”
“因此,微臣斗胆建议,陛下应尽快出兵前往常新县剿匪,以解救城中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吴国公此言一出,立即有几位朝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
“陛下,微臣觉得,吴国公此举甚好,请陛下立即出兵前往常新县剿匪,解救常新县百姓!”
景文帝静静地听着群臣们的意见,心中暗自思考着决策。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朕觉得,吴国公的提议不错,身为南桑国的天子,朕不能让朕的子民受到伤害。所以,朕决定让三皇子与定北将军带兵前往常新县剿匪。”
他说着看向司北尘与萧君禾的方向,“此次剿匪任务重大,朕希望你们能够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确保此次剿匪行动能够顺利完成,一举将山贼剿灭。”
当众人听到景文帝要三皇子与萧君禾一同去剿匪时,眼底皆都露出震惊之色,景文帝派萧君禾去,他们能想得到,毕竟萧君禾的能力摆在那里。
但是,此次还派了三皇子一起,这是众人万万没想到的。
毕竟三皇子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闲散的皇子,也从不过问朝中的事情,就连早朝有时甚至都缺席。
殿内之人纷纷在心里猜测景文帝的用意,但…景文帝心里如何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司北尘垂眸,与萧君禾对视,两人的眼神在空中快速交流一瞬,便迅速分开。
二人同时上前,对着坐在上首龙椅上的景文帝拱手道:“儿臣遵旨,微臣遵旨。”
“你们二人明日便启程前往常新,此去务必要将山贼全部剿灭,还百姓太平。”
“是。”
于是,朝堂之上,一场关于剿匪的讨论开始了。
最后,景文帝决定让萧君禾带一万玄甲军前去常新县剿匪。
由于事发突然,萧君禾与萧应淮一同回到府中,后便一同去了萧老太爷的院子。
也不知几人在里面说了什么,直到夜幕降临了父子二人才从萧老太爷的院中出来。
萧君禾回到晚竹院,苏符已让丫鬟摆好了晚膳。
见苏符在院门等着,萧君禾牵着苏符的手拉她一起进屋。
“夫君今日怎么这般晚才回来?”
“夫人,陛下命我与三皇子明日启程前往常新县剿匪。”
“什么?去常新县剿匪?”
这突然的消息令苏符惊讶,她记得前世并没有这件事发生。
“是的,明日便要出发,方才我回府与父亲一同去祖父的院子就是商量此事,所以才回来晚了些。”
苏符心中莫名不安,仿佛要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她不由抓紧萧君禾的袖子。
“夫君,我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朝堂上那么多人,为何偏偏要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