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避则避,多多警惕,不然天天勾心斗角容易变老。
其他人各怀心思,很默契的没人再说话。
她来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
天天吃饭都跟小猪抢猪食一样,白天干活又累又晒,晚上睡觉还得掐架打嘴炮。
要一年365天都这样,她肯定要精分早衰。
一通闹腾,时间也不早了,大家干了一天活也累,想着想着林亦依就进入梦乡。
等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知青点来了个出乎意料的人,赵家屯的说媒人。
“你就是林知青吧,瞧瞧长得多俊,跟那枝头的花儿般一样。”
张婶子知道林亦依是大美人,虽然没打过照面,但直接找知青点里最好看的那个肯定就错不了。
知青院走的只剩下几个人,也就林亦依吃饭慢,还在那磨蹭。
林亦依犯着迷糊,睡眼惺忪,只点点头,“请问你是?”
这是哪位?她认识吗?
张婶子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巧嘴,靠着说媒牵线的本事糊口,经验丰富,看人也准。
这丫头配赵盛那简直是鲜花插牛粪,糟践了,瞧着年纪小,人长得出奇的标致,她这辈子见过的姑娘没上万也有好几千,还没一个有她这好颜色的。
“我是本村的张婶子,来给你说亲,咱也不扯那些没用的,长话短说,可不能耽误你上工。”
“良缘天定,你前天掉河沟子不是被赵铁柱家的二儿子赵盛救了吗?
那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模样端正,现在蹬了泥性在县城开大车跑运输,领工资,吃商品粮。和你年纪相仿,再是般配不过。”
林亦依彻底明白,这是给她说亲。
她才20岁,哦不,原主18岁,根本没想过这么早嫁人啊。
再说了这人有张婶子说的那么好,还轮得到她?
她再没常识也清楚,这时代拥有一份城里工作,那可是很牛逼的。
她林亦依赌100颗花生米绝对有猫腻!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情况混乱,她本应该向救命恩人道谢,结果当成梦境掐人一把。
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男的是不是有受虐倾向,被掐了还让人上门说亲?
“张婶子,赵盛同志救了我,我很感激他,可也还没有直接到结婚这份上吧?
再说他条件那么好,怎么会轮到我这个外来户知青?婶子,你肯定话没说全。”
这又不是戏文。
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虽然当时没注意到他的长相,但男人给人成熟可靠的感觉,这个时期都早婚,男女基本20出头就成家了,这男人居然未婚。
张婶子瞧这姑娘机灵不好糊弄,索性也不瞒她,笑的谄媚道:“赵盛前几年娶过一次,那时候他还是学车徒弟。
前媳妇是个没福气的,回娘家的路上被车撞,人当场就咽了气,等她去了之后,赵盛也转正当了正式工,有个三岁半的儿子,孩子年纪小,还不记事。”
潜台词就是,嫁一送一。
入门就送当妈大礼包。
林亦依有点无语,她为啥要嫁个二婚男人?
为啥要当后妈?她又不是傻大姐。
不过早饭还有点烫嘴,就当听早间新闻等粥凉,由着张婶子说的唾沫横飞。
“你要和他成了,那可就是抱了个金饭碗,可不得了。
赵盛每月大好几十块的工资,庄户人家在地里死命卖力气一年都赶不上他一个月。
不是婶子吹,你去外面打听打听,整个赵家屯拢共就三个吃公家饭的。
赵铁柱家就占了俩,赵盛和他大哥,剩下一个就是村支书。”
说到这也没打断她,张婶子觉得有戏,拉着林亦依的手,继续好心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瞧你这双手,嫩得跟青葱似的。
风吹日晒的日子你能熬多久?婶子瞧着都心疼,虽说男方是二婚,你大姑娘是头婚,名头上是不好听。
可过日子就得图实惠,其他说的再好听都是虚的。”
“再说了,赵盛要不是二婚,凭他这条件,找个城里有工作的姑娘那也是一抓一大把。
不过人呐,讲究缘分,碰巧与你有了这段救人的事,老天爷都给你牵了红线,可不能往外推啊。”
张婶子还是很有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