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男人没关系,人家知青面子薄能顶得住村里人的风言风语?
拿这说事准成。
“这知青有文化,城里人,长得也好,说出去也体面。可比前头那个好太多,配老二赵盛刚刚好!”王彩红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
前面那个媳妇是她嫂子的娘家侄女,那一家子可是恨不得把她家扒拉光。娘家两个弟弟娶妻的彩礼钱都是从她赵家拿的。
刚开始还老实,生了个儿子就拿起乔了,隔三差五拎着大包小包回去,呸,也是活该,倒霉死在回娘家的路上。不知道被谁开车撞沟里,抢救都来不及人直接就没了。
出了这档子事,找他们家要人,说她这个婆婆虐待儿媳。
待不下去被气走的,又哭又嚎,晦气得紧,还真以为是来讨什么公道的?舔着好大张脸,打着什么鬼主意当谁不知道,就是来要钱的。
掏了一笔钱才把这事给了了,那简直是生生挖了王彩红的心头肉。
怎么能不恨?
“你看着办,只要老二点头就成。”赵铁柱过足了烟瘾,才给了个准话。
王彩红心里有了底,她早就发誓一定给她儿子再找个比之前好的,才能狠狠出了这个憋屈气。
到时候再办得热热闹闹的,好好打打那黄家人的嘴脸。
晚上趁大家吃饭的时间,赵母王彩红就开口问起了赵盛,“儿啊,外头的事你可听见了?救人是好事也是缘分,不然那么多人在场怎么就让你救了?
你既然抱了人知青的身子,就该负责,不然传的多难听,你大男人不怕事,可人家知青怎么办?”
赵盛听着赵母的问话,眉眼都没抬一下,继续吃着饭。
没吭声。
知子莫若母。
看儿子这神情就知道有戏,王彩红趁热打铁,“明儿我就找人去问问那知青的意思,合适就直接把人娶进门,虽然你是二婚,但也得风风光光办一场。
让你那短命媳。。。。。。哦不,黄家人好好瞧瞧咱现在日子过的有多滋润。”
赵盛对于他娘的话,全当没听见,反正他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趟,都是在外面开车跑长途。
娶不娶媳妇都差不多,也就多个人帮他带孩子而已。
再说人家知青还指不定瞧不上,随他老娘折腾去。
之前那媳妇也是由着他娘给安排的,反正男人嘛,到了年纪就得成家立业,娶谁不是娶,关了灯都一样。
打定主意就不再多费口舌。
王彩红说风就是雨,不等吃完饭就直接出门找媒人帮她明天去知青点说亲去了。
第10章生活废人
至于女知青林亦依会不会答应结婚的事,完全不在赵母的考虑担心范围之类。
清清白白的大姑娘,谁家遇上这种事,男方愿意负责,哪个不是感激涕零点头答应?
不然女人家家在村子里怎么活?
闲话能让女方全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
正经好人家谁敢要这种被其他男人搂抱过的女人做媳妇?
不是配瞎眼腿跛的老光棍,就是嫁村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或者女方家里贴了钱瞒下这事嫁得远远的,那才真的是跳了火坑,还不如一绳子吊死来的痛快。
还没意识到事情的发展有多恐怖的林亦依才回到知青点。
因为和王如兰废话耽误了会时间,知青点水缸里的水被先回来知青用光。
下地干活全身都脏兮兮,想要烧水擦澡,但干净水去哪里弄?
林亦依看到院子里洗干野菜的王春丫,走过去拍了她一下。
王春丫:“……干嘛?”
“水缸里没水了,我想烧点热水,哪里能接水?”
王春丫有点诧异,对着院门边努努嘴,“水桶在那,得自己动手去挑,不过你挑的动吗?老规矩一毛钱满缸我可以帮你去。”
林亦依下乡到这就没去挑过水,她一般都是用钱解决或者找男知青帮忙。
“不用不用,以后我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直面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王春丫同志,请你告诉我去哪里挑水,我自己去就好了。”
林亦依义正言辞的拒绝王春丫的提议,她说的这些话自己都听得牙酸。
真相其实是囊中羞涩,兜里那三瓜两枣要省着花,以后全得自食其力,不过这财迷王春丫是真的和书里描写的一模一样,很有做生意的头脑。
“就你回来的路上,不有棵百年大槐树吗?在那树下。”知道挣钱没戏,王春丫继续低头摘野菜,又有点不放心,叮嘱了一句。
“你提水桶的时候小心点,力气小就少提点,别把水桶摔坏了,那可是集体的东西。”
本来听着王春丫关心她,林亦依还有点小感动。
后半句直接打破幻想,想多了,人家只是关心桶。
林亦依挑着扁担,挂着两大木桶,晃晃悠悠往院外走,也就百十来米就看到那棵大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