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诗词一万首 > 第595章 任昉答到建安饷杖诗(第1页)

第595章 任昉答到建安饷杖诗(第1页)

答到建安饷杖诗

任昉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

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

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

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

……

赏析:

任昉的这诗围绕友人赠送竹杖展开,通过对竹杖的描述及自身感受的抒,展现对友人关怀的感激,同时融入对时光、人生的感慨。

一、开篇点明馈赠及竹杖特质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诗的开头便点明友人赠送竹杖,且提及此竹杖乃经霜之竹所制。“冒霜筠”突出竹杖材质坚韧,历经霜寒,暗示友人所赠并非普通物件,而是蕴含深意,象征坚韧品质,为下文对竹杖意义及自身情感的抒做铺垫。

二、联想竹杖来历,增添文化底蕴

“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诗人由竹杖联想到湘妃泪的典故。传说中湘妃泪洒竹子形成斑竹,诗人猜测此竹杖或许沾染湘妃之泪,赋予竹杖神秘浪漫色彩,增添文化内涵,也表明竹杖珍贵非凡,侧面反映对友人馈赠的重视。

三、阐述竹杖实用价值与自身感慨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写出竹杖对诗人的实用之处。“扶危”表明可助行走不便时支撑身体,“防咽”可能指其可作警醒之物。“薄暮人”指代暮年之人,诗人感慨竹杖对暮年自己意义重大,暗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渐弱,更需外物辅助,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身体渐衰的无奈。

四、感激友人尊老之情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尚齿”体现友人尊重老人,“杖乡辰”指老人拄杖可在乡里行走的年纪。诗人感激友人念及自己年老,借赠竹杖表达敬重,体现两人深厚情谊,友人关怀细致入微,令诗人感动。

五、描述竹杖用途及带来的欢乐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写竹杖不仅供诗人使用,还可为座中晚辈所用,“候余方欠伸”描绘众人等待诗人起身活动,竹杖成为众人生活关联之物,增添温馨氛围。“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友人赠杖如同送来千里之外的欢笑,让诗人舒展因忧愁紧锁的眉头,表明馈赠给诗人带来愉悦,排解诸多烦恼。

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期望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诗人坐着时有竹杖相伴舒适,但躺卧时无法如出游般与友人相聚交流,仍觉遗憾。“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诗人渴望借助竹杖,像能跨越距离直接见到老友,将对友人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竹杖为纽带,传达对友人深深眷恋。

七、艺术特色

用典巧妙:湘妃泪典故运用自然,增添诗意与文化深度,丰富竹杖象征意义。

情感细腻:从对竹杖来历猜测到实用感慨,再到对友人感激与思念,情感丰富且细腻,真实动人。

以物传情:竹杖贯穿全诗,成为情感寄托,借其描述将对友人复杂情感生动展现。

……

解析: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

-解析:开篇即点明友人送来一份珍贵的礼物——竹杖。“称以冒霜筠”表明友人提及,这竹杖是以经历过霜寒的竹子制成。“冒霜”二字,突出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在霜寒中坚韧生长,暗示竹杖材质优良,富有韧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友人所赠之物并非寻常,蕴含着对诗人的特殊情谊与关怀,同时为竹杖赋予了坚韧品质的象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

-解析:诗人由眼前的竹杖,展开丰富联想,联想到了湘妃泪的传说。传说舜帝南巡驾崩,娥皇、女英二妃伤心痛哭,泪水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竹。诗人猜测这根竹杖或许也沾染了湘妃的泪水,仿佛那些泪水悄然洒落在竹子上,使得竹子呈现出这般独特的模样。“遂邻彬”描绘竹杖纹理或许与斑竹相近,更增添了竹杖的神秘与浪漫色彩。这一联想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竹杖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典故,也进一步凸显了竹杖的珍贵与非凡,体现诗人对友人馈赠的珍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