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楼眼中露出喜色,没功夫再理会面前这对奇葩母女,正要迎过去。
结果一道人影忽然从她身侧“咻”的一下蹿过去。
正是奇葩之一的李氏。
李氏冲上去抱住赵母的胳膊就哭嚎。
“哎哟喂我的小妹啊,你可算是回来了!”
“当初你不声不响的,带着孩子说走就走,一走就是这么多年,期间连个音信都没有,你怎么就这么狠的心啊!”
“你是不知道,这些年,我和你大哥四处托人打听你们的下落,为了找你们,我们不知道被人骗去多少冤枉钱!”
“被骗钱还是小事,主要是人也受煎熬啊,我和你大哥这些年,就没睡过一天安生觉,过的日子别提多煎熬了!”
“尤其是咱娘,她老人家天天念叨你,一提起你就哭,想你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都快瘦成一把老骨头了呀……”
李氏上来就是一通密不透风的哭嚎。
赵母一开始还没认出李氏,毕竟当年她拖儿带女连夜逃离宁州城的时候,李氏还是个瘦瘦高高的苗条妇人。
如今这么多年没见,李氏起码比当年圆润了一圈不止,当年的细腰早就不见踪影,腰身粗得活像个水桶。
脸也拉宽变厚了不少,以至于五官都跟着生改变,跟赵母记忆中的娘家大嫂天壤之别。
直到李氏一声小妹喊出来,赵母才从声音中认出对方是自己的娘家大嫂。
赵母脸上露出惊讶,狐疑地打量了李氏几眼,心想瞧你吃得这膀大腰圆的模样,可一点儿都不像生活在煎熬中。
再想想当年她拖着儿女去娘家,想让娘家人出面帮扶他们孤儿寡母一把,结果娘家大哥却躲出去不肯见她,娘家大嫂更是跑过来大骂她不要脸,坏了他们白家的名声,帮着旁人一块诋毁污蔑她。
还大声宣告说娘家那边已经跟她断绝关系了。
往事浮上心头,历历在目,赵母脸上的惊讶变成愤怒,胸口剧烈起伏,气得想一巴掌打在李氏那张肥肉堆积的脸上。
然而李氏似乎早有防备,赵母脸上的神情才有变化,她立马便抓住赵母的两只手,丝毫不给赵母扬手打她的机会。
赵母挣脱了几下没能挣脱开,更气了。
而这时,白海棠也扑了过来,搂住她的胳膊叫姑母。
母女俩拉着赵母,一个叫小妹,一个叫姑母,还个个哭得哇哇叫,乍一看场面十分感人。
当然,如果赵母脸上的愤怒没那么明显的话。
沈玉楼没将目光放在那对干打雷不下雨的母女二人身上。
她只关注着赵母的反应。
见赵母脸上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她悬着的心缓缓落地。
自古以来,娘家人都是出嫁女最舍不得割断的牵绊。
背后有娘家人撑腰,她们才有安全感。
她今天算是将这母女二人得罪死了。
如果赵母不排斥这对母女,而是选择跟过去和解,让母女二人住进赵家,那她就得考虑考虑离开赵家的事情了。
母女俩一看就不是什么肯吃亏的主儿,今天在她手上栽了那么大个跟头,事后肯定会报复回来。
栽赃陷害,言语挑拨,阴阳怪气……
这些情节光是想想,沈玉楼就觉得心口冒火焰,烦不胜烦。
与其到时候闹腾起来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还不如她识趣地主动避开,这样大家还能当半个亲人处。
好在,赵妈压根没有要接纳这对母女的意思。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听赵母怒声喝道:“你们干什么?快放开我,我跟你们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我是你大嫂啊!”李氏不撒手。
白海棠也紧紧地抱住赵母的胳膊哭喊道:“姑母您看看我,我是您的亲侄女海棠啊!我小时候您最喜欢我了,夸我长的好看,乖巧懂事,一回来就抱着我玩,还给我扎好看的小揪揪……姑母这些年您都去哪里了啊,海棠好想您啊,呜呜呜呜!”
母女俩的声音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嗡。
赶了好几天的路,人本来就疲累得很。
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却被讨厌的人堵在大门外,还一个劲儿地往自己嘴巴中塞粪球,饶是赵母脾气再温和,这会儿也忍无可忍了。
“宝珠!快把她们给我拉开!”
挣脱不开母女二人,赵母转头就吩咐女儿动手,神情和语气里都是不加掩饰的愤怒和厌恶。
当年他们一家离开宁州时,赵宝珠还小,很多记忆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但有一段记忆却很清楚。
那就是:她娘抱着她,顶着风雪去外祖家,拍着外祖家的门叫“哥”,说有人欺负他们,求舅舅帮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