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怎么可能呢?
那秃头大白猫,难道在这地下,活了两千多年?不仅活了两千年,没准儿那几只山猫,还是它的后代?
这鼓上记录的信息太多,一时间,我还真有些犹豫,要不要毁了它。
便在我犹豫间,鼓皮又跟着一震,凑得近了,这巨大的鼓声听在耳里,敲的人心慌意乱,带着一种极度不详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我不再有顾虑,紧了紧手套,伸手触摸鼓面。
铜鼓的鼓皮紧绷厚实,我使尽全力也没法将它压低。
如此看来,之前见到的从鼓内顶起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活物,活物哪有这么大的力气?况且这鼓封的如此严实,活物也根本进不去。
难道是有什么机关?
我担心里头会不会有什么暗器一类的,虽说作为锔匠,涉猎广泛,但古代机关术这块儿,我还真是一无所知,为防意外,我走到铜鼓侧面,从侧面探出手,用匕首朝鼓面中心,狠狠扎了下去。
匕首瞬间没入了一半,我开始使力划拉鼓皮,计划是划出一个三角形的缺口,顺便看看下面是什么状况。
鼓皮虽然厚实,但军用的现代兵刃,威力不俗,我并没有使多大的力气,便划出了三角口。缺口划出来后,随着我匕首一挑,切开的鼓皮顺势掉落在地。
没见里头有什么动静。
等了几秒钟,我才走到鼓前方,贴着脸凑近,打着狼眼往里看,这一看,差点儿没出人命,我脸才刚一凑过去,一个拳头大小,青铜色的东西就直击我面门而来。
若非我谨慎,迅速后退,只怕鼻梁骨都得碎了。
一招躲过,那东西缩了回去,这次我不敢再把脸贴过去了,只隔着一米左右的距离往里瞧。
如此,因为有视线死角,我没法看清里面的全貌,但仅仅靠着中央区域的结构,我猛然意识到了这铜鼓的精妙所在。
只见里头的中央区域,是青铜制的组合件,一层堆着一层,像个多层蛋糕。这些组合件露出来的边缘,多是见棱见线,古拙而规整,没有任何纹路,并且微微运转着,如同一架古老的仪器。
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音乐盒。
通过齿轮的运转,击打事先布置好的金属块,金属块大小位置不同,对应不同的音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得音乐盒演奏不同的乐曲。
那是西方技术下,最古老的留声机,但是现在,这鼓的内部结构显示着,最古老的留声机在这儿呢。
刚才直击我面门的东西,事实上就是一个青铜制的鼓槌,在运行到特定位置后,它会敲击鼓面,不同的卡点,敲击的位置,力度都不同,由此,便形成了我们之前听到的古老祭祀旋律。
我心情别提多激动了,若非条件不允许,我真恨不得当场把它研究透了。
八音盒得上发条,得有人为的动力,比如古旧一点的转动发条,再比如改进后,通过开盒动作,产生动力的方式,无论怎样,都得有动力驱动。
而眼前的铜鼓,再这下面已经两千多年了,是什么动力,驱动它一直在运行?
若要弄清楚这个,至少得看清它的全部结构,但此时,我没法这么做,鼓皮中间被我掏了也就罢了,边缘的图案信息量很大,包含着古巴人的服饰、舞蹈、宗教、礼仪、葬俗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在别人看来这只是简陋的连环画,但在我们看来,这是无价之宝。
我总不能把它全掀了吧?
总之,只要这鼓,不再发出这种扰乱人心的节奏就行了。
剩下的,等什么时候把着地方,正式挖掘了,再做研究吧。
第65章回程
“成了,撤吧。”我离开鼓边,解开了缚住小绍的绳索,如今鼓皮破损,那种蛊惑人神志的音调,也难以成律,自然也不用担心小绍再受影响。
离开之时,我特意朝船棺里望了一眼,发现那秃头大白猫已经一动不动,而之前守在它身边的山猫和几只小猫,则没了踪影。
这次没有了鼓声的干扰,我和小绍相当顺利的爬出了洞口,从其下钻出去时,外头虽依旧是黑沉沉一片,但从低矮狭窄的地下空间,进入广阔天地的舒畅感,让人顿时如同重生。
我和小绍一下子瘫在洞外,大口大口的喘息着。一直焦急等候的何玲珑几人迅速围上来,大约是鼓声停止的原因,李师傅和阿海也恢复了神志,只是何玲珑三人依旧没有解开他们身上的束缚,估计担心会卷土重来。
我本想缓口气再说明情况,但见李师傅和阿海被绑的挺狼狈的,满脸是土的跳过来,一副担忧之色,一时间又是感动又觉好笑,便忙对何玲珑道:“何姐,把绳索给他们俩解开吧,接下来,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何玲珑诧异:“怎么回事?”
我迅速将下面的情况交待一番,言明那鼓已经没了威胁,何玲珑这才将绳索解了。
我们一行七人,在下面折腾了大半宿,狼狈不堪,身上都带了皮肉伤,特别是我和小朱,小朱之前被鼓声干扰,又被秃头猫拖着,身上蹭了大片大片的伤,头也撞的不清,头发间都是干涸的血疙瘩。
我手臂上长长一条伤口,一直只用布扎着,勉强止血,不让它绷的更大,但回去肯定得缝针。
再加上下面环境恶劣,又是干尸,又是野兽的,伤口在这种环境下暴露,感染几率很大。
我们休息了十来分钟,便带着李爱国的尸身,迅速撤离。
回程途中,一番艰辛自不必说,到达基底时,已经是黎明时分了。
基地有个随队的年轻医生,迅速给我们伤口做了处理,但我和小朱,接下来都不能进行什么体能劳动了,小医生跟领导汇报,建议我们,特别是脑部受到撞击的小朱,回市区,再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当天下午,我和小朱,以及当时受到过鼓声干扰的几人,便在川子的护送下回了市区。
李师傅等人是本地人,便直接进了当地市医院,我则回了金陵,一边修养,一边跟何玲珑等人保持通讯,留意着那边的动静。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二号点在众人的努力下,保护性挖掘开展的十分顺利,大批大批带有古巴蜀文字的竹简、兽骨出土。而李爱国等人下的第一个古墓,也因为后期调集人手,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这两个项目是同时进行的,唯一还没有展开行动的,便是那个祭司墓,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何玲珑说,上头的意思是先不动,得等其他方面的一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