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大王如此欢欣,失去庞煖,赵国必定元气大伤。”
"此战之后,赵国实力定会大幅削弱。”
"庞煖阵亡,实为我秦帝国之幸。”
这等喜讯,怎能不让大王开怀?
满朝文武议论喧嚣,人人神情振奋。
韩地之战虽未亲见,但庞烦战死的消息传来,已足够昭示战局的走向。
秦帝国此番必是大胜无疑。
祖龙心中早有所料。
庞烦,那位威名显赫的赵国上将,屡次令秦帝国受困,今日终被除去,举国欢腾自在情理之中。
然而,此捷报的意义远超想象。
相较庞烦与魏泰,韩地一战中斩杀敌军的数量更让祖龙激动。
“赵高。”
“宣捷报。”
祖龙将捷报交予赵高,沉声下令。
“臣领旨。”
赵高接过捷报,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高声道:“冯去疾奏报,韩地捷报至!”
“赵迟将军巧布妙局,诱敌深入,使其轻视我韩地兵力。”
“此战,赵迟将军于南阳设防,坚守城池,摆出孤立无援之势,坚守月余,重创敌军。
后佯装疲惫,引敌深入,直至某日城破。”
“我军从容撤离南阳,留敌一座空城。”
“敌军入城后,赵迟将军的计策得以完全施展。”
“早在行动之前,赵迟将军便安排百姓撤离,并在城内藏匿大量易燃之物,敌军入城即被困,难以逃脱。”
“赵迟将军命潜伏的精锐点燃火油,南阳瞬间化作火海,敌军十余万尽数葬身火场。
此战,我大秦大获全胜。”
“以微小代价换取巨大胜利。
此役击退赵魏联军十八万,其中包括数万骑兵及十二万步兵,最终杀敌近十万,俘虏八万。”
“我军仅阵亡两千余人,负伤数千。
赵迟将军临危不乱,指挥若定,赢得部下信任,成就非凡战绩。”
冯去疾上奏,盛赞赵迟将军智略超群,部署得当,使韩地降卒归附大秦,即便赵魏招降,也无人动摇。
他恳请嘉奖赵迟将军,称其为大王与大秦之福。
赵高的宣读震撼人心,仿佛重现冯去疾撰奏章时的慷慨之情。
群臣听毕,无不惊叹,难以置信此等战绩。
“两千人阵亡换十万敌军,实属罕见。”
“难怪陛下欣喜若狂。”
“这般胜利,史无前例。”
赵迟将军精心策划的南阳一战,以火攻大破敌军,布局环环相扣,令人胆寒。
“幸而他是我大秦将领,若反之为敌,那将是大秦的心腹大患。”
“如此智谋,难怪庞煖上将败于其手,实在我辈之幸。”
赵迟在韩地的赫赫战功,震动了整个大秦朝廷。
秦军此役仅折两千余人,敌方却损十万之众,八万被俘,近乎全军覆没,实乃旷世罕见之战绩。
朝中上下无不震惊,料想此捷报传出,列国会为之震撼。
“他是如何做到的?一举焚南阳,破强敌。”
“此等功业,足以加封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