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与蒙恬父子对视一眼,皆露出惊讶之色。
你说什么?
赵迟那小子的未婚妻要生孩子了?
难道是在开玩笑吗?那小子才十七八岁。
蒙恬惊讶地说道。
回将军。
赵将军之未婚妻身份经李家村村长及村民确认无疑,乃其自幼玩伴,早有婚约。
庞壮大笑道。
此子行事果决。
十七八岁便要为人父,蒙恬感慨。
汝言差矣。
我秦人十四岁为父者亦多,何言赵迟
;过早?汝年逾三十,姬妾众多,却未闻添孙之事。
王翦年少于我,其子王贲更幼,然已有孙辈。
蒙武以失望之态对蒙恬正色道:“汝兄尚无子嗣,实难称意。”
蒙恬虽受责备,却只能低声辩解:“兄长确实尚未有子嗣。”
蒙武瞪视,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此时,一属下进言:“赵将军屡建奇功,深受大王器重。
今其未婚妻临产,我等岂可怠慢?是否遣人送岁俸,并安排婢女侍奉?”
庞壮亦附和:“赵将军驻守韩国,短期内难归。
若因我等疏忽使其妻受苦,于情于理皆不可。”
蒙恬接话:“父亲,庞将军所言甚是。
先前未予赵迟岁俸,因其孤身在外且无家室。
今既已怀孕,理当善待。”
“赵迟岁俸须全交未婚妻,另派至少十名婢女伺候。”
蒙恬点头赞同。
蒙武亦首肯:“我家主将府中,怎能缺婢女?”
蒙恬补充:“此事宜速办,父亲是否亲往探望?若非赵迟杀韩王,吾等父子恐遭责罚。”
蒙武微笑:“汝平日只知冲锋,不解人情。
今日方悟些许。”
稍顿,继而道:“待庞壮筹备妥当,我等不但登门拜会,且需奏报大王。
此行定有深意。”
蒙武问:“可知我蒙氏何以世代受宠,家道兴盛?”
蒙恬毫不犹豫:“因吾等忠心。”
蒙武摇头:“非止忠心,还需识时务,令君主放心任用。”
赵迟年少即立大功,任主将,然大王未曾谋面,不知其忠。
蒙武指出:“若赵迟未能给大王掌控权,大王何以全信?日后又怎能长远?”
赵迟从前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如今却已不同。
他有了即将临盆的未婚妻,这成了他的软肋。
蒙武接着说:“若大王知晓赵迟的未婚妻在我这儿,必然更信任他,不再怀疑他的忠诚。”
蒙恬顿时领悟。
蒙武感慨:“你只看重战场胜负,却忽视了朝廷和君王的想法,这才是家族长盛的根本。”
“赵迟年轻气盛,或许还未察觉。”
蒙武继续道,“这次我们父子助他一臂之力,向大王报告他未婚妻的事,既能让大王安心,也能让他获得更多实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