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有何吩咐?”
“可有大王旨意?”
“我隶属雍城大军,镇守韩国境内,唯王命是从。”
赵迟语气平和。
“此事属廷尉私务,然关乎国本,故无王命。”
吴达压低声音道。
“私务?”
赵迟看着吴达,又想起李思,似有所悟:“说吧。”
“此次灭韩行动中,被俘的韩国官员里可有名为韩非者?”
吴达笑着问。
“果然如此。”
“如史所载,李思惧韩非在朝威胁自身地位,遂欲除去韩非。”
或许因蝴蝶效应,韩非未被送至咸阳,李思失去机会。
于是转而求助赵迟,妄图借力除韩非。
殊不知,这是幼稚之举。
若韩非未曾投靠,赵迟或会动念,但今韩非已是亲信。”继续讲。”
赵迟明知故问。”此韩非乃韩室宗亲,曾与廷尉同窗,二人交恶,且忠于韩国,必不肯归顺。
故廷尉盼将军助其身死。”
吴达比划抹颈动作。”有廷尉令符否?”
“无,仅廷尉家仆,奉命前来,唯有口谕。”
吴达答。”李思,依旧如故。”
利用隐秘手段,既无文书留证,上报亦无法究责。
赵迟暗自好笑。
李思行事缜密,然心胸狭隘,难怪终遭赵高陷害致满门覆灭,为私利虽有才略,亦不及韩非之胸怀。
“呵呵。”
赵迟冷笑,“可惜,让廷尉失望了。”
“将军此言何意?”
吴达神情微乱。”韩非今日已归降我国,愿效命大王,助治韩国。
你可以回去了。”
赵迟徐徐道……
章节李烟言的忧虑,阵亡预警?
韩非投降的消息让吴达震惊不已,临行时主人都以为韩非绝不可能屈服,如今却为何突然变卦?
“若无其他事,你可以走了。”
赵迟显得不耐烦,“我尚有许多事务要处理。”
“赵将军。”
吴达语气急切,“即便韩非投降了,但他毕竟是韩国人,难保不
;是诈降。
再说,韩非是否投降,难道不该由他本人决定吗?”
他稍作停顿,“廷尉大人叮嘱过,只要协助此事,您的功绩定会被铭记,朝堂之上也必有人为您美言,助您晋升。”
赵迟冷眼瞪视:“滚!”
吴达脸色顿时惨白,“李青!送他出城,今后不准入内。”
赵迟不愿再多言。
以李思狭隘的性情,若不助他除去韩非,日后必怀恨在心,但这又如何?赵迟手握重兵,实力雄厚,毫无畏惧。
况且,一旦秦王得知此事,李思定会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