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胆魄过人,于这般场合竟全无畏惧。”
“且看他为何如此面熟。”
年轻将领暗暗思量。
按照惯例,新兵初见军营或将领时,无不心生敬畏,像赵迟这样主动发问的情形极为罕见。
“有何疑问?”
蒙恬注视着赵迟问道。
“若我加入边防军,可否有机会上战场?”
赵迟坦然请教。
投身军旅、驰骋疆场是赵迟的梦想,而京师兵与郡兵虽安稳,却非其所求。
他渴望建功立业,获取权势,衣锦还乡,更盼光明正大地迎娶李烟言。
“欲入边防军?”
蒙恬颇为惊异。
多年训练新兵,提及边防军时,无不因生死未卜而忧惧,故以抽签定军属,确保每名将士皆无怨言。
然眼前赵迟毫无惧意,反对战场满怀热忱,令蒙恬深感震撼。
“确是如此。”
赵迟坦然回应,目光坚定,“身为秦人,守土卫国、杀敌报国乃本分。
今秦帝国必统天下,即便我微不足道,亦愿全力以赴。”
“再者,我欲凭军功改写命运,有所建树。”
蒙恬由衷赞叹:“如此抱负,实属难得。
敢问阁下何方人士?”
“雍城李家村,布衣一人。”
赵迟答道。
“甚好。”
蒙恬点头,“抽签定军属旨在公平,边防军最为险恶,若你执意前往,不必抽签。”
“多谢将军。”
赵迟毫不犹豫,“我愿赴边防军。”
“迟兄是认真的,他真选了边防军。”
“他确实想上战场。”
同村几人目睹此景,无不震撼,原以为赵迟不过戏言。
“很好。”
“你有这般决心,我很想知晓你的名字。”
蒙恬问道。
“李家村,赵迟。”
赵迟直言作答。
“赵迟?赵氏族人?抑或仅姓赵?”
蒙恬心中疑惑,自见赵迟起,那熟悉的脸庞与神情,唤起某些往事的记忆。
“赵迟,此名我已牢记。”
“我对你在
;军中的表现寄予厚望。”
“稍候,待军牌制妥再来。”
蒙恬淡然一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