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借钱,是行一种凭证。”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在一张白纸上迅写写画画。
很快,一张简易的“债券”雏形就出现在纸上。
“我们没钱给民夫工钱,但我们可以给他们这个东西,我称之为‘劳务券’。”
陈平川将纸展示给众人看。
“这上面,会写明持券人的姓名、工作日期、应得工钱数额,然后盖上我顺城知州府的大印。”
“我们向所有百姓承诺,此券,就是官府开出的欠条!等我们打退了蛮族,或者府库充裕之后,百姓可以随时凭券来公济库兑换成等额的现银!”
刘四海听得一愣一愣的,他经商多年,见过的花样不少,但这种玩法还是头一回听说。
他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人,这……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百姓们会信吗?万一他们觉得这就是一张废纸,不愿意干活怎么办?”
他的担心,也正是赵莽和张若素所担心的。
在这个时代,老百姓最认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铜钱和白银。
你给他们一张纸,告诉他们以后能换钱,谁信啊?
“问得好。”
陈平川笑了。
“如果只是这样,百姓们当然不会信。所以,我们还要加上最关键的一条。”
他拿起笔,在“劳务券”的下面,又加了一行小字。
“凡持有此券者,除了可以兑换本金外,官府还将支付利息!”
“利息?”
三人都愣住了。
“没错,就是利息。”
陈平川耐心解释道。
“举个例子,一张面额一百文的劳务券,如果一个月后兑换,我们官府就支付一百零五文。如果两个月后兑换,就支付一百一十文!持有时间越长,能兑换的钱就越多!”
“我们还要向全城百姓公布,这些劳务券,不仅可以兑换现银,还可以在城内自由流通、买卖、甚至抵押!它就是钱!一种比铜钱更方便、未来价值更高的钱!”
这番话,彻底把刘四海和赵莽给说蒙了。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一张纸,不仅能当钱花,放着不动还能自己“生”出更多的钱来?
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
倒是张若素,她出身书香门第,又精通算学,反应极快。
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大人,若素明白了!”
她激动地站起身。
“您这是在用官府的信誉,为这张纸作保!只要百姓相信官府,相信大人您,他们就会接受这张‘劳务券’!”
“而‘利息’的存在,更是神来之笔!它会让那些不急着用钱的百姓,更愿意将劳务券留在手里,等着它‘生’出更多的钱。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我们短期内兑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