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相当于咱们现代的五三了吧?”
“啥时候才能刊印出来啊,有了这个,咱们这次的县试不就稳了?”
梁舟的嘴角耷拉下来,语气颓然,“下一个就是坏消息了。”
“县试是在两个月之后,我打听了一下书院正常的印书速度,从准备印制到正式发行,也得差不多两个月。”
“啊,那等咱们拿到书,岂不是县试都结束了?”
白高兴一场!
众人听完都面色怏怏,仍然有些不甘心。
感觉就像一盘子美味佳肴,非等你吃饱喝足了才能端上来一样。
好难受,心里痒痒的。
秦雨薇想了想道:
“现在这个时代,好像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效率不高。
如果改成活字印刷,应该会快很多吧?”
说完,又自己摇了摇头,否定道:
“不对,就算改成活字印刷,从刻印、排版、到印制,也要起码一个多月。
满打满算,我们也只有十来天的时间能研究这本书,时间还是很紧。”
乔悠悠问梁舟,能不能想办法先抄录一份出来。
梁舟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办法。
这本书是由朝廷编纂的,只有一本母版。
从编纂完成,到书院开始刻印发行,这段期间母版都是由专人看管的。
说完,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一个个转着眼珠子想办法。
祝澜眼睛一亮,有了好主意:
“我们如果能够参与到印书的工作中,不就能第一时间看到书稿了吗?”
当一回毕昇
早上,欧阳烨正在书斋里处理书院的事务,就听见有人敲门。
“进来。”
祝澜端着一个漆黑的木质托盘走了进来,欧阳烨抬眸,有些疑惑。
“监院大人,学生听说书院接到了朝廷派发的印书任务?”
欧阳烨搁下笔,点点头,看着她。
祝澜将手里的托盘轻轻放在欧阳烨的桌子上,拱手道:
“这是我们昨晚做出来的活字印刷模型,能够极大地提高印书效率,还请监院大人过目。”
说着,揭开了托盘上面盖着的布,里面放着一个个方正的小木块,旁边还有一个木质的框架。
“这是……?”欧阳烨挑了挑眉毛,有些好奇。
“咱们如今的印刷,是要将一页书的内容全部雕刻在木板上,此法有两大弊端。
第一,整块雕版若有一字刻错,整块都要废掉重刻。
第二,刻完一块木板,便只能用于这一页内容的印刷,效率过于低下。”
祝澜说着,将托盘里的小木块一个个拿起来,摆进旁边的木框之内,给欧阳烨演示。
“这个木框名叫‘字盘’,将刻好字的木块按照文字内容排列,摆放进去。
整块字盘排好后,背面用融化的蜡固定住,便可以进行印刷。
印完之后只需将蜡融化,这些字块就能取下来,下次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