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太丁进宫的内侍已经等候在外面了。太丁简单收拾了一下,连夜进宫去见父王商侯。此时太丁心里也是没有底,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太丁忐忑不安,他在想着应该怎么回复父王的问话?
当太丁踏入父王寝宫的时候,他现情况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好像很和谐的样子。在寝宫外面的宴客厅里,来了许多人,莱朱、伊尹、寿常、旬范和庆辅、湟里且都在这里,并且自己的二弟外丙也在……
太丁参见了父王,然后恭恭敬敬的站到了一边。
商侯问侍者,“老三仲壬怎么没有来?”
侍者回答道:“侯爷刚才没有吩咐去叫三王子,奴婢现在就去叫三王子前来……”
商侯摆了摆手说:“不用了,反正也没有三王子什么事。”侍者应了一声,退到了一边。商侯环顾四周,轻轻吁了口气,慢吞吞的说道:“太丁,你怎么才来呀,我们都在这里等你半天了?”
太丁急忙拱手赔罪说道:“父王莫怪,刚才儿臣内急,所以来迟了一些。”
“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吗?”
“父王,应该不会吧,儿臣只是偶感风寒!感觉肚子不舒服而已,现在没事啦!”
“没事就好!”商侯天乙接着说道:“太丁,你知道父王招你来有什么事吗?”
太丁拱手说道:“儿臣不知?”
商侯叹了口气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听说最近在三苗国出现了洪涝灾害,也就是三苗国闹洪水了。三苗国的国王请求桀王派人前去治理洪水,桀王自然答应了三苗国的事终,可是究竟派什么人前去,桀王犯了难。想不到太师赵良、卿士于莘一致举荐由大圣人伊尹先生前去治理洪水,前去赈灾……”
商侯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都在知道这不是什么美差,而是烫手的山芋。如果是好事的话,太师赵良和卿士于莘他们肯定应该抢着去的。赵良和于莘的提议当然是一呼百应的,少师曹触龙、还有侯知性和武能言等人都表示只有大圣人伊尹先生能够担当此任,所以桀王自然也就同意了,答应让伊尹先生前去三苗国治理洪水……”
商侯说完话,问众人有什么意见,都是怎么想的。
莱朱说道:“既然桀王已经下旨,肯定是改变不了的,否则就是抗旨不尊,可是死罪呀!所以只能前行。”
上大夫寿常说道:“去三苗国治理洪水肯定是有难度的,想当年禹王治水途经三苗国,转眼已经有几百年了,只是不知还有何人同去?”
下大夫旬范说道:“太师赵良和卿士于莘等人肯定是不会去的,只是不知伊尹先生有何想法?”
空桑儿伊尹说道:“既然是桀王的旨意,身为臣子理当义不容辞!只是不知桀王是否还派了别人?或者拨了多少款项?”
商侯天乙说道:“桀王只是派伊尹先生前去协助三苗国抗洪抢险赈灾,并没有派别人前往,至于钱财款项也是少之又少,三苗国虽然曾经是我中华之邦,终究也是鞭长莫及啊!可是同是炎黄子孙,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了。”
三苗又称有苗、苗民,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南方氏族部落,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据史料记载,唐尧将天下禅让给了虞舜后,遭到了三苗部族领的非议,后来,苗人反叛,乘船漂流到了南海,而建立了三苗国。
根据《山海经》记载,三苗国位于赤水的东面,那里的人腋下都生有一对很小的翅膀,所以三苗人的翅膀只是装饰,不能飞行。
三苗国在尧帝时期就已经立国了。三苗与尧同为羌人,而后来,尧将天下让给了东夷族的舜,这让三苗族很不服气,便生了叛乱。于是尧兵征讨,在丹水打败了三苗族,尧将三苗族的领流放到了崇山。
三苗国是“姜”姓统治国,三支主要部落领均姓姜,而“姜姓:从羊,从女。”所以他们铸造以羊为图饰的四羊方尊和以女人为图饰的人面纹方鼎等礼器,祭拜天地和祖先。
三苗国是以羊为图腾的民族。
商侯天乙和莱朱、伊尹、寿常、旬范、庆辅、湟里且等人开始谈论三苗国与尧舜禹时期的一些旧事以及历史典故,当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大禹治水,以及尧舜禹伐三苗。由于三苗国背信弃义,滥用五刑,荼毒百姓,才有了华夏族伐三苗。
在当时,战败者的宗庙被夷为平地,祭器被焚毁,战俘及其子孙世代沦为奴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苗国也叫三毛国。
商侯的长子太丁和次子外丙只是在静静地聆听,并不插话。
商侯招太丁进宫并没有提及太丁金屋藏娇之事,太丁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暂时放了下来,可是他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大禹治水南山之时途经三苗国,禹王对三苗国十分了解。
空桑儿伊尹讲述道,禹王治水,南山始经自鹊山。鹊山又名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山上多桂,多金玉,有草如韭,而青花。此草名祝余,食之不饥。又东三百里,堂庭之山。多白猿,多水精,多黄金。禹王大众夜宿山头。
三更时分,但听得深林内有物呼鸣,好生凄惨!
凄惨之声音,如同瑟瑟秋风。众人闻之,不觉泪下。
禹王心知众军人听此凄清之声音,自然思念家乡。次日禹王问众人是否听到了深涧之中传来的一道道悲声?众人都说听到了,并且说声音十分凄惨。禹王说道,有什么凄惨的?这是白猿的叫声。
猿似猕猴一般,大臂长脚,比猴更便捷,有黑有黄有白,白猿的声音最悲哀。
又东三百八十里,至猿翌山。山中多怪兽,水中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蝮虫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又多怪蛇,多怪木,人们一般都不敢上山。果真是胆小者莫入。
又东三百七十里,杻阳山。有兽生得如马,白头虎纹,其声音如人歌声。
众人大惑不解,这个荒山幽径,并无人烟,如何有人在山中唱曲?难道是砍柴樵子在那里唱山歌?
禹王识得此兽,禹王说此兽乃是鹿蜀兽。鹿蜀兽的皮毛特别珍贵,佩其皮毛宜子孙。
南山的东南面有结匈国。
结匈国的东南的羽民国。其国人长头,身生羽,能飞。但是飞的不是很远。他们是卵生的,如同仙人一样。
过了羽民国,就到了三苗国了。
三苗国虽为海外之国,实际上与华夏族同根同源,同气连枝,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东夷族也隶属于中华民族。
禹王见到了三苗国主,相见甚欢。
帝舜摄位,景星出,庆云兴,凤凰来翔,四夷宾服,天下太平。大禹治水来到了三苗国,留下了一段佳话。
喜欢伊尹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伊尹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